第103章 得宝5
说出,连他都说好的东西简儿可就好奇了。为此她还特意翻了不少资料,所以对“李廷墨”简儿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李廷珪原姓奚,五代时南唐易水(今河北易县)人,李后主对奚氏所制的墨极为欣赏,赐姓李氏。唐朝末年,社会动乱,李廷珪随父李超携家至安徽歙州(今歙县)居住。父子以造墨为生,李家造墨松烟轻、胶质好、调料匀、锤捣细,据说存放五六十年后,仍“其坚如玉,其纹如犀”。李廷珪造墨技术尤高,选料精良,墨用藤黄、珍珠、巴豆、麝香、松烟等制成,具有紧如玉、纹如犀、不损伤砚台等特点,工艺远近闻名。所造墨“其坚利可削木”,有人曾用它来抄写《华严经》一部半,才研磨下去一寸。而且这墨存放数百年,研磨时尚有“龙脑气”。宋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品”。

  南唐皇帝常用李家墨赏赐功臣,宋太祖以后,凡皇帝写诏书,都用廷珪墨。每年徽州要向朝廷进贡1000斤墨。由于统治者的垄断,市上很难买到李氏父子所造的墨,宣和年间,竟出现“黄金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的奇缺现象。庆历年间,一枚廷珪墨,卖到一万钱。宋代诗人晁冲之《古墨歌》中有句赞誉李墨:“老儒偶得实天幸,千金更买无由逢。”到了明清时期,李墨更是成为稀世珍宝了。

  乾隆素来酷爱书法,对李墨更是视为至宝,尤其是他品味墨体上浓云状的纹饰时,感到仿佛就像春雨绵绵一样。事逢凑巧,在他得到李墨的同时,京郊地区真的喜降春雨,接着又陆续收到山东、陕西、河南等地降雨的奏报,于是异常高兴,认为李墨是个吉祥之兆,对存放李墨的书房亲笔御书“墨云室”匾额。此外,他还邀请王公大臣同来观赏古墨,一起赋诗作文。如此一来,李墨的身价就更高了。

  而且这块墨乾隆皇帝一直没舍得用,所以才得以保留到现在。如今这块墨就保存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这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的一枚真品李廷墨。

  点点头,宋老爷子对简儿的所说表示非常满意,忽然,老爷子正了正颜sè,对简儿道:“丫头,老头子有一件事要厚颜求你……”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