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比帅胜出张叔叔(一更求票)
来跪舔李药师,连忙抢着带路:卫国公,这边走。

  这时候离张德十二岁还有一个来月的样子,而朝廷已经提前把张公谨的头衔换成了邹国公。

  郡公和国公,到底是不一样的。

  五庄观洋溢着快活的气氛,连住五庄观修养的刘弘基也跑过来巴结他。快五十的刘弘基其实也不想这么干,但谁叫李孝常和长孙安业这俩傻逼造反把他给牵连了呢?去年因此下岗不说,连封爵都被皇帝拿走了。

  今年说是给个易州刺史当当,然而特么打突厥这种事情没他份!

  于是老刘心一横,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回长安享受享受生活!

  因此不难看出,五庄观是个很微妙的地方。

  它在南郊,在交渠首南岸,临着南山。要山有山,要水有水,最重要的一点,在这儿窝着的,不是三品大员就是一品高官。当然了,多半都是属于政治生命已经不长的那些。

  秦琼入秋也过来住,无他,这里烧的炭好,而且半个山头包着,北风要吹也得先吹长安城再吹南山的几个山头。

  张德过来跟着五庄观牛鼻子烧火,本来其实也没事儿,大家一听说是张公谨的侄儿,最多就是哦一下。

  然后有一天来了两个拉炭的翊善坊内官,一见着张德就连忙笑着打招呼“郎君郎君,太子殿下在弘文馆等郎君”。

  张小乙,还记得弘文馆里面看书写字的太子殿下么?

  泥奏凯!

  一般没政治智商的人,听见了也就觉得,哦哟,小伙子不错哦。

  然而刘弘基是谁?一个遇强则弱遇弱则强的人。当年干薛举的时候,败了八个总管,其中就有刘弘基,很平衡。

  不过也难怪,薛举这牲口号称西秦霸王,手里没点本钱敢这么装逼?要不是最后薛举还是被干死了,刘弘基政治生命在武德年间应该就画了句号。

  然后他今年当上易州刺史,结果吞并突厥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事儿没摊上,刘弘基内心是忧郁的。

  结果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休假的度假村里,那个成天一大早起来烧火劈柴的美少年,居然除了是张公谨这小辈的子侄,还有和太子勾搭的能力?

  刘弘基眼睛一亮。

  他是河间郡公,本来档次和张公谨是一样的,但张公谨逮着机会一条帖子火遍外朝。而他则是踩上了李孝常这泡狗屎,连河间郡公的头衔被撸了。

  明明自己论功行赏比张公谨还高的。

  但是老刘一琢磨,老夫和弘慎关系不说莫逆,可好歹也是有点儿袍泽情谊吧。这时候拉老夫一把,老夫还不得感恩戴德?

  但是老刘又一琢磨,老夫这么有才华,当年江湖上也是有名有姓的,要是能让太子美言两句……

  正当老刘要拿出点诚意来打动张德的时候,秦琼让人叫张德过去坐坐,然后老刘就看着张德背影啧了一声:“秦叔宝个病秧子眼光倒是不错。”

  一千多年后,每个人都知道秦琼卖过马。估计是名字取的不好,为啥和“穷”字发音一样呢。当然这是后人杜撰,未必是真。

  然而刘弘基这货却不一样,这货当年亡命江湖很有名声,什么名声呢?

  雍州盗马刘!

  没错,老刘当年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