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贵阳解围
��是打工仔而已,咱朱董可不是好糊弄的。尸位素餐,偷懒不干活的统统滚回家去。

  吏部尚书王绍徽在这次北直隶官场整顿中很是卖力,十分努力得在皇帝面前表现了一番,朱由校于是在皇城内赏了他一座大宅子。

  除了整顿,官场上的考评变动才是最关键的。在原有的考评标准上,又增加了各项综合考评。

  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卫生防疫、经济发展、治安等等都加入了考评当中。

  改革之后的税收系统,也和地方行政分离,变成中央税务局征收各项税款。平时的行政开支由朝廷调拨钱粮。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也由朝廷调拨。调拨资金采取公开监督政策,地方上所有秀才及以上功名的士子,不仅可以监督官府行政,还有权查看官府账目,发现问题可以直达天听,上书检举。

  总的来说,这次考评上的改革,开始偏向于经济怪帅,经济上去了,民生自然就好过了。那些懂得发展民生的官员,将被提拔上去。

  这些改革,成为了北直隶官场在天启三年的主旋律,并非是几个月就能完成的,朱由校亲自牵头,加上汉皇党官员的大力支持,使得这次改革比较顺畅的执行了下去。而壬戌科甲的那些二甲进士,也被大量补充到了地方官员当中,成为这场大浪淘沙中的上场选手。

  能脱颖而出的,未来都将是一方大员。

  就在朱由校在北直隶大肆改革的时候,贵州的战事也进入了一个迅速的平叛阶段。

  安邦彦进攻贵阳后,贵阳城闭门死守,一群土官的十万大军,实际上非常不善攻城,只能采取最笨的办法围困

  秦良玉接到调令,立即提兵三万驰援贵阳。赶到贵阳的时候,贵阳已被围困了一个多月。

  三万白杆兵稍作休整,旋即向十万土司兵发动了进攻。

  土司兵仗着兵力众多,也未退让。双方如同洪流一般撞在一起,装备精良得白杆兵,简直如同虎入羊群,很快就把土司兵杀得血流成河。

  这三万白杆兵,也是土司军。只不过石柱土司乃是汉人,但士兵是少数民族,作战悍勇。加上装备了皇家军工厂调拨的装备,简直都快武装到牙齿了,乃是朱由校稳定西南局势的王牌部队。

  反观安邦彦率领的十万土司兵,装备参差不齐不说,指挥系统也混乱不堪。毕竟是许多土官组成的联盟,也不是安邦彦直属军队。而且这次作乱的少数民族,很多以前都是山中村寨的寨民而已。

  双方的装备、指挥,以及训练都不在一个层次,十万土司兵很快就被白杆兵杀得一溃千里。

  天启三年二月初五,白杆兵杀溃安邦彦部叛军之后,解贵阳之围。白杆兵趁胜追击,斩获土司兵两万余人,俘虏土司兵近三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