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人才涌现
�于百姓?说白了,就是你们商人像要更多的果子,以至于我大明如今不患寡而患不均。今天子圣明,看到商人手上的果子太多,百姓手上的果子太少,这才要征收商税,先把果子收上来,再把果子均一均,我大明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这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之策。”

  “荒谬,实在荒谬,道不同不相与谋。”那名争论的士子词穷之下,愤然一甩袖子,直接离席而去。其他反对征收商税的士子一看这个气氛,还真是道不同不相与谋,也纷纷离席而去,只不过离席的时候礼貌一些,对其他人拱了拱手。

  不一会,呼啦啦就走了大半。

  剩下一群士子,倒也感觉自在。气氛很快就重新热烈了起来,一名三十五六岁的士子,对那名个子不高的士子拱手道:“在下黄周道,刚才兄台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一番分析,着实让豁然开朗,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不敢,不敢,贤兄抬举了,小弟蒋德璟。”个子不高的蒋德璟连忙谦虚道。

  “听贤弟口音,是南方人吧?难怪对货殖之道如此了解。”黄周笑着说道,蒋德璟微笑道:“小弟我是泉州人,自小确实对货殖颇有接触。”

  黄周道这时说道:“这次殿试,第一题恐怕是颇有深意啊!”

  “天子的心意已经很明显了,就是不知道谁能高中一甲。”蒋德璟点头道,黄周道说道:“以贤弟大才,说不定就高中一甲呢!”

  “贤兄赞缪了。”蒋德璟心里可没底,天家的意思,谁又能知道呢!

  几天过后,终于是放榜了。

  结果即在众人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那些赞成收取商税的一百多人,全部都名列二甲。而那些不赞同收取商业税的三百多名士子,全部排到了三甲。

  一甲三人,状元黄周道。榜眼蒋德璟。探花孙传庭。

  不得不说。朱由校的运气很好,把壬戌科最精华的三个人才都挑了出来。尽管朱由校不认识黄周道和蒋德璟,但是熟知明末历史的人,对这两个人绝对不会陌生。

  黄周道绝对是明王朝的大忠臣,在崇祯刚上位的时候,他就看到了东林党的尿性,建议崇祯远小人,近君子。结果崇祯不听。黄周道只能辞官避世。后来崇祯当皇帝久了一些,也终于发现东林党把国家搞得乱七八糟得,这才想起了黄周道,于是又把黄周道召回。但是在御前会议上,黄周道又和杨嗣昌起了争执,崇祯口不择言,说黄周道只有一张佞口,这话太过伤人,黄周道这次出仕又是无功而返。

  后来无不证明,杨嗣昌的剿饷加派。才是将明王朝拖入深渊的巨坑。大量百姓交不起加派,又被官府催科。以至于逼民造反。流贼越剿越强,加派的饷银根本还不够剿灭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的反贼。

  满清入关之后,黄周道则起兵反抗,尽管有些以卵击石的不智,最后被满清俘虏,英勇就义,但气节风骨却是不得不让人钦佩。

  相比卢象升的将帅之才,黄周道显然则是一种能看得清局势,真正为国的治世之才。这种人才成长起来,就如同袁可立这种老臣一般,绝对是中流砥柱的存在。袁可立此时虽然是中流砥柱,可惜年事已高,能给朱由校做事的年限也不多了。

  此时正值三十六岁的黄周道,还处于壮年,能给朱由校打工很久。

  黄周道能入朱由校法眼,主要还是黄周道在殿试的治吏行政方面的策问题回答得非常好,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宝贵方案,因此被朱由校钦点为一甲状元。

  蒋德璟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