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北上海上航线
��秋风,登莱水师也不怂。因此北方这条航线,是非常安全的。

  中国和欧洲的帆船,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异,那就是风帆的材质。中国用的是硬帆。欧洲人用的是软帆。从效率上来说,自然是硬帆更好的,也更加经济。后世的帆船,都是采用硬帆。

  尽管中国船只更加科学,但是这个年代的没有那么多的工业合成材料,硬帆太大的话,人就可能升降不动了。而且也不太好更换。所以软帆在这个时代,对于制造吨位更大的船只来说,还是有一定有事。而中国的船只,很多时候并非是造不大,而是被风帆的因素给限制了。

  但总的来说,中国的船只作为商船来用是比西方人的好用的,同等吨位下,中国船只的水密隔舱技术对海上风浪也有更有更好抵抗能力。

  因为航行安全,沟通南北的这条海上航线,正在快速的走向繁荣。很多商人看到这里的商机,纷纷投资建造商船。

  就在这个时候,皇家海运公司则打通了与朝鲜的海上贸易路线。

  朝鲜作为此时大明的附属国,贸易上本来就不成问题。朝鲜人也想获得大明的各种奢侈品,例如绫罗绸缎,以及各种胭脂水粉之类的玩意。

  朝鲜则没有太多值钱的玩意,如果说是比较值钱的东西,那就是皮货和人参了。人参在明末的价格是很高的,一来是中国关内的上党参在明末被挖绝种,只能用东北参取代,二来资本的发展之下,这些名贵药材自然受到追捧。再则,如今东北被野猪皮占领,价格上涨了一大截。

  但也不是没有东北人参流入大明,晋商手上就不少,此时晋商还在和野猪皮进行边境走私贸易。

  但朝鲜此时还是成为了不错的贸易对象,主要还是东北丢了之后,和朝鲜的陆路贸易被切断了。

  与朝鲜的贸易,很快就被皇家资本所垄断。仅仅头一个月,皇家海运公司,就通过与朝鲜的海上贸易,获利了五十多万两,到了第二个月,下降到了三十万两,并且开始稳定在这个数值之内上下。全年下来,也有三四百万两的纯收益。

  大明的商船开始在渤海湾四处活动的时候,野猪皮却是不让人安生,经过将近半年的努力,野猪皮终于是在镇江搞出了一支水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