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_3
  识。十岁那年,首领收他做了徒弟,给他起名非离。从此,他便正式有了姓名。

  首领名叫潘岳,原是简国有名的大将军,军权在握,功高盖主,于是一些别有居心的人便诬陷他要造反。简国君主昏庸,在佞臣的挑唆之下信以为真。

  当时潘岳接到宫里亲信递出的消息,及时逃了出去,可皇帝却把他全家杀了个干干净净,激得潘岳想不反也不行,一怒之下,便带着自己的亲卫部队在简国边境造反,打出了推翻昏君的旗号。

  这场仗打了多年。虽然简国国势衰微,动荡不安,百姓也怨声载道,叛乱和起义日日都有传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想要一举推翻皇权,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潘岳因为一家老小全被昏君送上了黄泉路,便一心想着复仇,只是自己一身的好功夫和多年带兵打仗的经验不想就此失传,所以千挑万选,收言非离做徒弟,将所有本领倾囊相授。

  言非离十二岁那年,第一次随着潘岳上了战场。

  刀光剑影,兵戎厮杀中,身旁的同伴被一刀砍掉了脑袋,那双睁得大大的惊恐的双眼中,充满了对这世道的不满与谴责。言非离在那一刻深深感受到战场的残酷,明白在这里只有强者生存的道理,从此更加努力练武用功。

  十六岁那一年,潘岳重伤将死。临死前让言非离做了首领,并要他发誓,此生一定要杀了昏君为自己报仇雪恨。

  当时简国早已动荡不安,皇位摇摇欲坠,许多势力都在酝酿着暴动,亡国说不定就在明日。言非离知道他死时必定极不甘心。

  潘岳临死前叹道:“你宅心仁厚,性情良善,这种生活想必你并不喜欢。若有一日你为我报了大仇,就带着这些兄弟去寻一个好去处安身吧。”

  可是这种乱世之中,哪里有什么安身之所?

  潘岳死后,言非离继承他的遗志,带着一群兄弟为他寻觅复仇的机会。他虽然年纪很轻,但从小磨炼甚多,性情稳重,办事周密,往往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实际年龄。

  如此过了四年,简国暴动四起,又受到四天门的大军攻击,亡国就在眼前。

  言非离带着众人在城破之时杀进宫里,当时天色已暗,宫里宫外已是一片血海,到处是不断倒下的躯体和奔走逃命的宫人。

  言非离没有时间理会他们,因为一个国家的灭亡本身就代表了灾难,而他们都是这场灾难的牺牲者。

  他抓到一个太监,那个太监颤颤巍巍地说皇帝带着大内亲卫队向后山逃走了,于是立刻翻身上马,追了出去。越往山上走,越见坡上倒着许多大内高手,个个鲜血进流,余温尚存,显是死去不久。

  言非离心下惊疑不定。然后,在转过后山的山脚另一侧,初升的月光中,他以为自己看见了一轮高然明月。

  那个少年一身白衣,手提利剑,冷艳如梅,正高高在上如神祇临世般,站在一片血海之中。一轮乾坤朗月挂在身后,淡淡的月华好像是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一般,胜雪的衣袂在风中翩然翻飞。

  言非离只看他一眼,便心中剧震,不能自己。

  七零八落的尸体倒在他周边,有数十人之多。简国皇帝魂不附体地瘫软在地,脸色灰白,瑟瑟发抖,越发衬得少年冷傲高贵,不可一世。

  就在那一刻,无须任何语言,没有任何理由,言非离深深为眼前这名少年所折服。

  他翻身下马,走近少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