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艾哈德战略
��追求一丁点的蝇头小利。”

  科尔是德国八十年代以来,可以说最伟大的政治家。两德在他手上合并,而且从八十年代以来德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他也分不开关系。同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被分而治之,德国没有像曹县一样,在成为两个国家的道路上狂奔,科尔这一代人功不可没。

  除此之外,欧盟与欧元的诞生,同样离不开科尔这一代德国领导人打下的基础。

  此时像个大学教授一样文质彬彬的科尔,正安稳的坐在总理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他挥舞着手臂,伸出一根手指,有些激动的表达着自己的意见:“英镑、意大利里拉和其他欧洲货币,它们的动荡对欧洲一体化是有好处的。人们只有吃了亏,才会记起团结的好处来。一体化的欧洲和欧元,才是抵御金融攻击最强大的后盾。”

  “为了全欧洲的利益,我们今天并非是见死不救,而是要让牺牲更有价值。”

  要不怎么说人家科尔是政治家,这个思想高度立刻就折服了在座的内阁成员们。

  他们不过是想着趁火打劫,利用金融危机给德国捞些好处。但是同样的事情,到了科尔的嘴里,立刻就变得高大上起来。

  你看我们并非是冷血的资本家,实际上我们心里也在滴血。只不过为了欧洲美好的未来,不得不暂时把良心扔掉了。量子基金砍在英镑身上,我们德国人一样是伤心的!

  科尔这个论调一抛出来,顿时赢得了众人的认可。德国央行的行长施密德当即点头,心悦诚服:“是的,如果每次发生金融危机,都是以损害德国利益的方式解决,这是非常不健康的体制,说明我们的联动汇率制是有着严重根本性缺陷的制度。”

  “我们德国并非不愿意帮助欧洲国家摆脱金融危机,但那不能总是采取非常办法。我们应该有一个制度上的系统解决方案,只有如此,才是一个负责任国家应该做的事情。”

  财政部长亨舍尔连连点头,振奋的跟进道:“我们可以在今年年末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会议之前,首先举行一次十二国的财长联席会议,就欧元问题进行谈判。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欧洲各国将无法拒绝我们在欧元区的支柱地位,进而将整个欧洲纳入我们的市场体系。”

  “英国人如今大祸临头,他们不可能拒绝这一要求。”

  科尔沉默片刻,有些难以抑制兴奋的点了点头。

  欧盟和欧元区一旦成立,德国的工业产品将毫无阻碍的在整个欧洲倾销。除了英法尚且有能力抵抗,其他那些诸如希腊、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的欧洲国家,哪个能与德国工业产品竞争?

  事实正是如此,在欧盟成立以前,欧洲各国也都是有自己民族工业的。希腊的汽车、造船产业曾经相当发达,经济增长速度在八十年代以前甚至比西德都快。然而等到欧共体成立,希腊1981年加入欧共体之后,到九十年代,这个国家已经彻底沦为德国人的度假胜地了。

  其他国家也相差不大,蓝星上有几个国家的工业实力能和德国竞争呢?

  德国人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也没干成的事情,德国人通过欧盟兵不血刃的就干成了。

  从欧盟成立以后,整个欧元区去工业化就成为了大势。但是反观德国,一个二战战败国却成了欧盟的定海神针。而战败国德国也通过欧盟这么一个世界新兴经济、政治实体,彻底将自己从战败国这个泥坑里拽了出来,披上欧盟的马甲摇身一变成了世界舞台的重要政治力量。

  科尔作为德国总理,两德在他手上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