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访客
��国人从浩劫之中走出来,放眼世界饱尝科技落后的痛苦。寄希望于少年神童的奇迹,也就是同样寄希望于年轻的新中国会创造奇迹。

  而胡文海算不算是少年神童?

  恩,少年他恐怕算不上了。十七八岁的年纪,明明都是青年了嘛。但一个天才的评价,还是少不了的。在来之前,王以纯已经对胡文海做过详细的了解。

  不仅是暑假以来的拟真机项目,还有拉蒂夫带来的全息瞄准镜项目。就连胡文海从小到大的各种胡闹事迹,他也全都了若指掌。

  在王以纯看来,胡文海的成长轨迹,分明就是一个天才儿童不断闪现创造力的过程嘛!

  而全息瞄准镜,则是这种创造力结出的硕果!至于拟真机项目,恩,那不是绣城篮子里的菜。

  501厂虽然被划到了地方,但仍然是一家在案的军工厂。要说,大概有点军民两用的样子,属于挂两套牌子的一个机构。

  拟真机项目不管怎么看,恐怕也算不到民用的范围内。何况拟真机项目里,除了501厂以外,还有空军和601所的参与,分成绩的人少不了,绣城市府这边参合不进去。虽然听说拟真机项目被巴基斯坦有意引进,可外汇既到不了501厂的手,也到不了绣城市府的口袋——那是中航技篮子里的菜。

  如今中国天上飞的东西想出口,全都得走中航技的路子,普通企业根本没有出口权!经过这么一层层的分润,落到绣城市府口袋里的,也就是一点残羹冷炙而已,实在是让人提不起兴趣来。

  不过全系瞄准镜项目就不一样了!

  这东西说是军用可以,说民用——勉强也不是说不过去。最关键的是,既然这技术是胡文海发明的,那是不是能通过他做做拉蒂夫和其他来人的工作,干脆在绣城建厂投资呢?

  一想到能够拉到可能总额由几百万美元的外资投资,王以纯就有种幸福的想要晕过去的冲动。

  美元,那可是美元啊!未来中国深入骨髓的外汇**症,此时已经是初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