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倭寇
�说是明兵,实际上不过是一些临时“军兵”供巡检司检查点名的冒牌而已。

  于是四五个倭寇跟着百十个伪“明兵”身后追杀的场景发生了。

  百十个人,将近一半的血液祭拜了大海,不过他们却留下了一个和尚活口,并且将这和尚带回了殿前诸洋。

  在那里,还有两首双桅大船停泊,之所以停在哪里不敢继续前进是因为他们知道,在向前就要到了陈钱山,那里有大明守军。

  这个和尚是杭州虎跑寺的,法名叫“普净”,徽州歙县人,出家之前他还有个名字,叫做徐海。

  倭寇之所以放了他,是因为他说了句“大明守军及沿海富饶贫穷他皆知晓”。

  新义源虽然笨了点,但是不傻,他知道徐海这句话意味着什么,所以才将他抓了回来。

  殿前诸洋倭寇足有百十人,皆穿倭衣,芒鞋,打扮怪异。

  徐海在虎跑寺做了几年寺僧,那一张嘴自然不消得说,言简意赅的便将大明近况说了出来,并且指了一个最容易登陆且千户所最为薄弱的地点,温州!

  ………………

  温州发生倭寇屠村的事很快便报到温州府衙和都司,这等事若是被继续层层上报,温州知府和都司指挥使自然也不用继续做下去了,于是他们的做法竟然和徐海料想的一样,生生的将这件事压了下去!

  眼看着婚期越来越近,陈瑀心中有一点激动,又有一点恐慌。

  房小梅小腹也渐渐的凸了出来,这让陈大富可是乐坏了,还说什么酸儿辣女,什么圆儿宽女,反正各种封建迷信都出来了,意淫的结果都是孙子。

  为此房小梅整日担忧,深怕以后出了个儿子陈瑀和他们陈家就不要她了。

  在强大的女人,遇到这种事都是患得患失,不过也能从另一个角度看,房小梅确实很在乎陈瑀和陈家。

  亲迎的日子还有十天,陈家现在已经焕然一新,阖府上下全都置办的喜气洋洋,陈大富亲自操刀要求,但凡有点不合理和不合身份礼法的地方便换。

  每天陈大富做的事都是这些,深怕自家娶亲让亲里邻居看了笑话。

  而陈瑀也被陈大富逼着写了婚礼的请帖,单陈大富要请之人,便有百人之多,更别说陈瑀还有一些官场的朋友以及房小梅房家的亲戚。

  算了算日子,唐寅应该也从苏州赶来。

  是日一早,他便和祝枝山文征明来到钱塘码头。

  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其人,将近傍晚十分,才见到商船靠岸。

  唐寅满身凌乱,好像刚被施暴一般,为此文征明和祝枝山还嘲笑他要重振夫刚一类的话。

  为此唐寅只是笑了笑,不过陈瑀却察觉了一丝异样,碍于现在人多,并没有点破。

  没多久后,徐祯卿也到了钱塘码头。

  这二人说什么也要自己住客栈,可是耐不住陈瑀的热情,一股脑的给他们拉到了陈府。

  几人也是好久不见,话语颇多,直到入夜,文征明和祝枝山才颤颤巍巍的离开。陈瑀自然吩咐了府上下人去送了一程,然后他便又找到了唐寅。

  适才碍于唐寅面子,他并没有点破,现在才关切的问道:“老师,这可是路上被劫了?”

  唐寅仰天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