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别张璁迎阳明
�在张璁的船只走了不久,另一首船缓缓的驶入码头,码头变人来人往,纤夫轿夫漕运苦力穿梭。

  一个中年人,头戴四方高帽,身穿对襟长儒衫,着皂靴的男子缓缓的朝陈瑀方向走来。

  一别已经有了几个年头,但是陈瑀从他的神情中看出了异样,他已经不像当初在兵部任主事那般,当初的他,虽说精明干练,但是眼神中多是一种纠结和迷茫。

  而现在,他好像如脱胎换骨一般,就好像佛家说的那种灵台被开启,彻底大彻大悟了。

  王阳明在离开京师,被贬低到龙场的时候,他怨恨过陈瑀,实际上在龙场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怨恨过。

  直到那一天,他望着满天星辰,彻底顿悟之时,他明白了,他全都明白了,他终于明白陈瑀临行前对他说过的那句,“你会明白我良苦用心的!”

  非但如此,陈瑀在京师说的那些话,他竟然全部都明白了,也就是那个夜晚,他望着星辰大海,想着陈瑀说过的,“为何朱子之说就一定是正确的?”

  他之前认为读书人能说出这样的话,那是何等的大逆不道,可是现在,他推翻了朱子学说,创立了他独有的“心学”。

  如何成圣贤,他一时间也明白起来,“天地虽大,但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也就是那个时候,他悟出了心学的精髓,“知行合一”。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陈瑀,从某种方面来说,陈瑀是他的恩人,是他顿悟的恩人,如果没有陈瑀,可能他现在还在郁郁不得志的在格物。

  梦想是美妙的,却也又是那么的苦厄,当你没有触及到他的时候,你整日惶惶不安,如游魂一般,你越是想要得到它,可有时候你会发现他离你越来越远。

  也就是这样的逐梦道路上,直到一天,你摸到了,那是一种解脱,那是一种心如几镜的超脱。

  回想之前对陈瑀的种种,他才觉得自己究竟有多么的可笑和可悲,而此刻陈瑀竟不计前嫌,以察举给他升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陈瑀才是有大智慧之人。

  那个时候他一直以为陈瑀和刘瑾沆瀣一气,可是后来陈瑀做的种种,他才明白了,想要在这个年代为大明做一些事,究竟有多么的困难,但是陈瑀却是那么做的,知行合一对陈瑀来说却是最好的解释!

  呼吸着春风夹杂着运河河水的湿腥,带着满怀自信,又一次登上了京师码头!

  不远处站着一个年轻人,含目而笑,久别重逢,忘却过往,王阳明快速来到陈瑀身前,躬身行了一个书生礼。

  “王大人这是何故?”陈瑀可不敢接受这一拜,若是日后被人知道王阳明给他陈瑀行了这么大礼,还不得扒了他的皮,骂遍他十八代祖宗啊!

  “陈大人用心良苦,受得起这一拜,以往是守仁糊涂,陈大人以德报怨,乃真圣贤也。”

  “别相互恭维了。”陈瑀笑道,“我本是送一学生赴任,恰巧知晓王大人今日抵达京师,这便不请自来迎接,大人不怪吧?”

  “惭愧惭愧。”

  “王大人在庐陵为官时,政绩斐然,盗贼多除,大兴水利,严惩贪墨和兼并,受百姓爱戴,今调回吏部,也是实属应当,这里面可没有一点点政治杂念!”

  大家都是明白人,虽然有些话陈瑀没有明说,但是王阳明怎会不知,他含笑道,“大人大可不必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