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八 战争号角
�是承继了自己一身念想的大儿子出事。百万家财又留给谁呢?还不如拼死一搏,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翁笾是为了搏出一线生机,徐元佐也不是稳坐钓鱼台。

  徐阶受到打击,还可以退往浙江,不失江南士林领袖。而他怎么办呢?难道跟去浙江韬光养晦读二十年书考进士去?徐元佐反身自观,虽然读书时候成绩不错。但是进入社会之后再叫他沉下心性去读书,也是难度颇高。更何况这边考试要读的书都很不“友善”。尤其看着自己苦心孤诣打造出来的帝国刚刚成型,岂能甘心别人挖它墙角?

  所以说这场战争里谁都可以投降,就连徐家都可以,唯独他徐元佐不可以!

  翁笾在松江收买打行青手、喇虎流氓的事,第一时间触动了安六爷的耳目。安六爷是什么人?那是打行的头领啊!他跟徐元佐一起干掉了黑举人,两人算是一起分过赃的铁党。他一方面派人与翁家谈买卖,一边亲自去华亭与徐元佐商议对策。

  在安六爷看来,徐元佐与安六爷见过的所有读书人、士林子弟都不同。他没有卫道士那么强烈的道德洁癖,也没有官员胥吏的贪得无厌。徐敬琏很懂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也知道利益的分润是多么重要。跟这样有背景,有能力,有见识的人交往,实在是如沐春风。

  翁笾在苏州名头再大,在运河沿岸的店铺再多,跟徐元佐一比也被比下去了。

  徐元佐这些日子都住在华亭,一方面缓和局势,一方面给徐璠打气。徐璠虽然已经脱离苦海,不用像两个弟弟那样提心吊胆,但仍旧对徐家的前景充满了悲观。这也是人之常情,到底谁都不像徐元佐那样能够后知徐家一百年,对他而言当下就已经有覆顶之灾了。

  徐元佐在松江的别院也总算派上了用场,非但自己住,还要承担转移徐家细软资产的作用。徐璠见徐元佐对徐家的信心远胜任何人,对这个义子格外器重,家中重要的古董文玩、皇帝赏赐、金银珠宝,都藏在徐元佐的别院里。

  安六爷作为徐元佐的重要盟友之一,也是少许几个能够登堂入室的人。

  ps:求推荐票,求月票……新的一个月又到了,这个月小汤目测又是事务繁忙,连全勤都未必能保证,所以对月票有些心虚。不过还是敢请诸君将推荐票投给小汤,起码也叫小汤在推荐榜上挂个名吧!多谢了!

  更新少,没脸开单章,就这样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