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三 航海
�的,是在这里。”徐元佐敲了敲次远的杯子。

  “能看到北货南卖之利的,是在这里。”徐元佐敲了敲最远的杯子。

  沈玉君眉毛一挑:“多谢。”

  徐元佐笑道:“你可知道我看到哪里?”

  “哪里?”

  徐元佐手指一甩,夹着的筷子嗖地一声飞了出去,啪地打在窗格上。

  “那里。”

  “那里?”

  “然也。”徐元佐站起身:“我不指望谁能跟我看得一样远,其实我还庆幸你们没看到那里,否则我赚什么去?关键就是谁能把握机会,跟上我的脚步。如果能跟得上,大把的银子可以赚。如果跟不上,大家也就仅限于喝酒聊天了。”

  沈玉君看着地上的筷子,又看了看意气风发的徐元佐,道:“具体是什么?说来听听?”

  徐元佐微微摇头:“走完这圈你就知道了。”

  沈玉君垂了垂眸,心中不自觉中已经信了徐元佐的话,开始寻思还有什么北货可以开发。然而阅历的局限,让沈玉君无论如何都看不到冰天雪地的辽东。

  甚至可以说,如果问江南人“建州左卫”在哪里,十个有八个不知道——不是不知道地理位置何在,而是压根不知道大明还有这么个地方。

  徐元佐不是第一次乘船。却是第一次远航。虽然历史书上说此时的航海都是近海航行,然而近海航行也不等于贴着海岸线走。站在海船的舱楼上,极目远眺也看不到陆地。即便是同行的海船,也在数百米开外。虽然能够看到,大小却如模型。

  因为此时南风未起,北风势尽,风力并不很足。经验老道的火长估算船队将要十五天左右才能到达天津卫。徐元佐倒是不急,反正这船上吃用都很不错,闲暇时看看海。吹吹风,过着难得的恣意生活。

  就像是辛苦一段时间的休假。

  不过才工作两年时间,就要休这么久的假,这让徐元佐有些心中不安。

  船队没有带货,相应的补给就带得多了,可是也架不住船上商贾们的耗用。到了东海中所,船队第一次登陆补给。

  这里个港口不大,用作中转港不足,但是补给却是够了。

  徐元佐不太清楚东海中所的位置,就问州县,结果人说是“海州”。

  海州也有些陌生……港口一渔夫道:“咱们这里是连云港。”

  徐元佐一下子就明白了。

  船队第二次靠岸的时候,梅成功有了经验,先去问当地人这里是什么港口。

  当地人一脸茫然:“港口也得有个名字?”

  梅成功道:“那是自然,否则怎么知道人在哪里呢!”

  “北门港。”码头人说。

  徐元佐对这个“北门港”颇为无语。学过汉语的人都能从构词上看出来,这就是“北门外的港口”的意思啊!

  “你好歹得问一下卫所州府吧?”徐元佐看得梅成功一阵慌乱。

  ——在海州的时候,你听到连云港才能明白。现在倒要知道州府卫所了?

  梅成功腹诽归腹诽,问还是去问了。

  “佐哥儿,咱们这是在威海卫了。”回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