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三 苏州盟友
�种败犬思维?不想着壮大自己,就盼着别人倒台?
“看来敬琏这手后招,的确让那老匹夫心神动荡!”沈绍棠说这话的时候,目光中射出一丝狠戾,不过等他望向徐元佐的时候,却变成了佩服。
徐元佐摆了摆手:“我可是什么都没做。”
沈绍棠笑容可掬,心中暗道:你现在装无辜有什么意思,咱们都是一条船上的人。
徐元佐继续道:“我只是觉得《曲苑杂谭》里面的文章说得极有道理。于是转给了大父。谁知道大父又转给了几位得意门生。实话实说,我之前压根就不知道国师三祭酒的林贞恒竟然是大父的学生呢!”
——喂喂,你装得过分了啊!
沈绍棠心中暗道,脸上却还是带着笑意。道:“林燫林贞恒其祖、其父、自身都担任过国子监祭酒,三代国师祭酒,乃是国朝佳话呀!”
“我一个生员,离国子监还是远了点。”徐元佐继续撇清道。
沈绍棠当然不会无趣到跟徐元佐逗乐子。他的情商也不至于低到徐元佐不肯承认,自己硬要逼他承认的地步。然而为了探明徐元佐这边水到底有多深,沈家与他放手合作到底胜算几何。能否顶住高党的压制,有些话就算人家装傻,自己也得说清楚。
更何况,装傻本来也是一种态度和答复。
“林贞恒在翰林院时受教于少湖公,少湖公曾亲赞其‘可抚世宰物’,两家应该往来过密吧。”沈绍棠追问道。
徐元佐呵呵一笑。
“徐阁老致仕之前,有意要荐林贞恒入阁的,敬琏难道也不晓得?”沈绍棠翻出隆庆二年的事,这可是国家高层之间的变动,寻常百姓无从得闻,豪商巨贾和士林宦族却应该知道得一清二楚。
“那他怎么被调任南京吏部当了个侍郎?”徐元佐反问道,好似自己真的毫不知情。
沈绍棠尴尬一笑:“这正该是我请教敬琏的呀。”
南京虽然另有一套朝廷班子,就像是影子内阁一样,人员齐备。然而真正掌权的只有三个人: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南京守备武臣,南京守备太监——也就是内守备。这三人形成了文臣、武臣、内臣的铁三角,保证南直方面可供备用。
因此南京其他尚书都只是荣誉职位,或是备用,或是养老。林燫在入阁之前被中旨调任南京吏部侍郎,足以证明隆庆皇帝与徐阶之间的矛盾再无调和余地。也难怪徐阶感叹:“谁谓天下事由我?我尚不能为国家留一林贞恒。”
“这事我怎么会知道。”徐元佐呵呵笑道:“沈兄,很多事都不是咱们能够左右的,尽人事,听天命吧。”
沈绍棠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人,连一点口风都不让他探出来。
徐元佐并非那种毫无顾虑打着政治人物的旗号到处宣扬的人。尤其是现在这个时机,高拱正跟赵贞吉斗法。卷入任何一边都不明智。
虽然明面上看,赵贞吉在内阁地位更高,并且听说他已经成功说服了皇帝,执掌都察院事。管着天下御史,但是历史上高拱能够成功击败他,一直等到万历登极才被张居正赶下台,其中肯定是缘故的。
沈绍棠送走了徐元佐之后,当然也没有游湖的兴致。他回到家里。将今日的事整理了一份,呈交给自己父亲和伯父们。作为沈家青壮一代的代表,沈绍棠颇受几位叔伯父的青睐,不过他父亲却因为自幼娇生惯养,在家族事务中并不上心,更像是米虫一般的角�
“看来敬琏这手后招,的确让那老匹夫心神动荡!”沈绍棠说这话的时候,目光中射出一丝狠戾,不过等他望向徐元佐的时候,却变成了佩服。
徐元佐摆了摆手:“我可是什么都没做。”
沈绍棠笑容可掬,心中暗道:你现在装无辜有什么意思,咱们都是一条船上的人。
徐元佐继续道:“我只是觉得《曲苑杂谭》里面的文章说得极有道理。于是转给了大父。谁知道大父又转给了几位得意门生。实话实说,我之前压根就不知道国师三祭酒的林贞恒竟然是大父的学生呢!”
——喂喂,你装得过分了啊!
沈绍棠心中暗道,脸上却还是带着笑意。道:“林燫林贞恒其祖、其父、自身都担任过国子监祭酒,三代国师祭酒,乃是国朝佳话呀!”
“我一个生员,离国子监还是远了点。”徐元佐继续撇清道。
沈绍棠当然不会无趣到跟徐元佐逗乐子。他的情商也不至于低到徐元佐不肯承认,自己硬要逼他承认的地步。然而为了探明徐元佐这边水到底有多深,沈家与他放手合作到底胜算几何。能否顶住高党的压制,有些话就算人家装傻,自己也得说清楚。
更何况,装傻本来也是一种态度和答复。
“林贞恒在翰林院时受教于少湖公,少湖公曾亲赞其‘可抚世宰物’,两家应该往来过密吧。”沈绍棠追问道。
徐元佐呵呵一笑。
“徐阁老致仕之前,有意要荐林贞恒入阁的,敬琏难道也不晓得?”沈绍棠翻出隆庆二年的事,这可是国家高层之间的变动,寻常百姓无从得闻,豪商巨贾和士林宦族却应该知道得一清二楚。
“那他怎么被调任南京吏部当了个侍郎?”徐元佐反问道,好似自己真的毫不知情。
沈绍棠尴尬一笑:“这正该是我请教敬琏的呀。”
南京虽然另有一套朝廷班子,就像是影子内阁一样,人员齐备。然而真正掌权的只有三个人: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南京守备武臣,南京守备太监——也就是内守备。这三人形成了文臣、武臣、内臣的铁三角,保证南直方面可供备用。
因此南京其他尚书都只是荣誉职位,或是备用,或是养老。林燫在入阁之前被中旨调任南京吏部侍郎,足以证明隆庆皇帝与徐阶之间的矛盾再无调和余地。也难怪徐阶感叹:“谁谓天下事由我?我尚不能为国家留一林贞恒。”
“这事我怎么会知道。”徐元佐呵呵笑道:“沈兄,很多事都不是咱们能够左右的,尽人事,听天命吧。”
沈绍棠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人,连一点口风都不让他探出来。
徐元佐并非那种毫无顾虑打着政治人物的旗号到处宣扬的人。尤其是现在这个时机,高拱正跟赵贞吉斗法。卷入任何一边都不明智。
虽然明面上看,赵贞吉在内阁地位更高,并且听说他已经成功说服了皇帝,执掌都察院事。管着天下御史,但是历史上高拱能够成功击败他,一直等到万历登极才被张居正赶下台,其中肯定是缘故的。
沈绍棠送走了徐元佐之后,当然也没有游湖的兴致。他回到家里。将今日的事整理了一份,呈交给自己父亲和伯父们。作为沈家青壮一代的代表,沈绍棠颇受几位叔伯父的青睐,不过他父亲却因为自幼娇生惯养,在家族事务中并不上心,更像是米虫一般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