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招工
/>   在短暂的脑充血之后,徐元佐定下神,一边听6夫子帮他吹嘘,一边心中思考:虽然大家看书都知道明朝是官本位,觉得只有当官才是“做人”,否则连人都算不上。然而眼下全国的官员加起来也不过八万人,而隆庆时期大明的人口绝不止于八千万。这比例可是千分之一,寻常百姓上哪里去见那么多官?

  就好像后世三姑六婆,因为某个亲戚家的孩子进了五百强做个主管、部门经理,也到处吹嘘“事业有成”。

  此情此景,正是一般。

  徐元佐脸上堆笑,心中却是觉得可笑,不过自然不会拆自己的台。有一份好工作母亲脸上有光,街坊给面子愿意帮忙,家里自然更轻松。这些人情都是环环相扣的,过分谦虚反倒让人看不起,路也会越走越窄。

  “你能做主招人进去么?”一个尖尖的嗓音从人群中冒了出来:“可别误了掌柜的,连你自己都丢了差事。”

  话虽然在理,但这口吻却是让人不悦。

  徐元佐望过去,却是个精瘦精瘦的妇人,皮肤黝黑,一看就是渔家出身。

  这妇人倒也是朱里的名人,乃是秦铁匠的老婆,一张大嘴不知惹了多少怨气。凡是看到人家好的,她就要泼些冷水;凡是见到人家窘迫,她便要出言嘲讽。小说话本中那些恨人有笑人无的市侩愚妇,正是本着她的形象写的。

  徐母也不是个任人欺负的,正要作,徐元佐已经起身爽朗一笑,将众人的目光拉到自己身上。他当然不会跟个乡间愚妇斗嘴,胜之不武且惹得一身臊气。

  “诸位高邻,小弟我正有话说。”徐元佐朗声说道,却是清脆之中带着沉厚,已然像个成年人了。

  “我在郡城徐阁老家做事,大家都是知晓的。”徐元佐道:“承蒙徐老相国和徐大公子错爱,徐家掌柜关照,如今小弟我也管着一个行号,经手的银子少不得千两。正缺人才帮衬,诸位高邻家中若是有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子弟,想要谋个差事的,大可来找我,量才安排,酬劳、前途自然无需我多言罢!”

  众人听了轰然大奇,虽然知道徐元佐谋了个好差事,却不知道竟然已经掌管了一个行号。

  “你不会在吹牛吧?哪有人家给你这样稚嫩的孩童一个行号!”那秦家的大嘴娘子先嚷了起来。

  众人再看看徐元佐,也觉得不尽可信。

  徐元佐呵呵一笑:“愿意信的来,不愿信的自便。我岂能强求?只是今日刚巧大家给6夫子面子,高邻们聚在这儿,我便说一声罢了。”

  众人见徐元佐不解释,反倒信得多些。

  想朱里这地方的居民一半是从商帮忙,一半是从工匠学艺,真正家里有田亩的几乎没有——要是有田亩,也不会住在这儿了。

  此间子弟出路十分狭窄,最好的出路自然是读书,可惜最近几十年,只出了6家兄弟,那还是沈巷的。真正朱里人也只有6夫子这位生员了。

  次一等的便是徐元佐这般,出去找个可靠商行当学徒,继而当伙计,熬得年纪大了,做个掌柜,这就算是十分有出息了。若是能够存点积蓄,做上买卖,那简直就是人中精英一般。只要不出败家子,积累代人,说不定还能养个举人、进士出来。

  再次一等是从工匠学手艺,只要肯干,终究能够吃饱饭,穿暖衣,过上小康生活,属于中产阶级。只要勤劳俭朴,积德养望,五七代之后,多半也能有子弟进学,改换门庭。

  最差一等的就只有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