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折磨
  众人见徐元佐年少憨然,纷纷笑道:“你也别木着了,快些说罢,否则一套《说文解字》都被禁掉了。”

  徐阶也是大笑,想想十五岁的少年能懂多少?也不再逼问。

  “小的只认识‘折磨’二字。”徐元佐道。

  徐阶睁开双眼,眼白虽然早已混浊,却仍旧透着精光。

  “人非圣贤,不能生而知之。既然不知,必要从学。小子以为,文章句读不过小学,申明经义方是大学。小学可以寻师访友,大学之道却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师不能传,父不能授,唯有从折磨入手,苦我心志,劳我体肤,折去虚荣,磨掉恶念,方能一见。”徐元佐朗声道。

  徐阶面露郑重之色:“你老师是谁?”

  “朱里6夫子。”徐元佐答道。

  徐阶转顾四周,有宿老出声问道:“他又是从何人教?”

  时人极重道统,师徒授受,传承有序。若是能够对得上名号,徐元佐也就算是自己人了。

  徐元佐虽然对心学传承颇为了解,但冒认道统比冒充别人儿子更不靠谱,只能摇头道:“好叫老爷得知:6夫子只是教授小子识文断字,阳明公之学并非从他处学来。”

  “那是从何处学的?”那宿老又问。

  “并无人教。”徐元佐道:“闲散处听得几个字眼,有缘时翻过些许篇章。”

  徐阶道:“见文而臆断其旨,可为学乎?”

  “见一文,生一义,证一知。得一知,便得一行。”徐元佐应声对道:“虽不得大悟,积少可致良知。”

  徐阶听他能够阐明“知行不二”之旨,放下盘着的双腿,踩在鞋里,道:“你怎知所见所得乃是良知,所折所磨可致良知?”

  “我以无善无恶之心眼阅世,万象不出我心,万物并无善恶。而心念动时,善恶即分,趋善灭恶,如此而已。”徐元佐不假思索,应声答道。

  “何为善恶?”又一老者问道。

  “天理即善。从善入道,违善入恶,二者一体两面,不可须臾分离。”徐元佐在这个问题上不敢节省字眼,否则被人误会“天理”“人欲”两分,立刻就堕入朱子邪道去了。

  “如何知道是行善是入恶?”这次问的换了一人,头花白,口音也有些怪异。

  徐元佐一顿,意识到前方陷阱,道:“人之初,性本善。凡诸善者,必有感于心。心中有感,则为善,是故可知善恶。”

  “为何不法圣贤,不以三纲五常、功德言教为善?”这花白头的老者继续问道。

  徐元佐暗中奇怪,这里面的人都是徐阶的朋友,地位之高远非自己一个伙计能够得罪的。为何这人竟然撇下身段,两次设下陷阱诱他。他细细看这问之人,只见他布衣粗服,满脸沟壑,但是精神抖擞,目泛精光,应该是在场诸君中最为年轻力壮的了。

  “若是有感于我心者,即便是贩夫走卒的话,也是善的,何况是圣贤之言?”徐元佐道。

  “那若是无感于心,即便孔圣人的话你也不听咯?”那人道。

  徐元佐觉得有些偏了,望向徐阶,却见徐阶也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己。

  “照我的本心来说……”徐元佐吸了口气:“若是不能感于心,无论是孔圣还是父母,都算不得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