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用政
用!只因为越是这样的人,他们的生命就越是比别人珍贵!

  不掌军杀伐,不用死士刺杀,这是济世宗入世争龙的底线。

  可惜之前由于人才实在不足,经过周瑜的再三要求,李长定才松了口风,同意端木聪暂掌禁军,只是如若起了战事,还须周瑜亲自上马。只掌军,不杀伐,也算勉强没有破例。

  还好,周瑜要端木聪掌军,主要还是为了找个信得过的人控制禁军,免得被别人暗中夺去军权,而他还一无所知。

  端木聪脱离了禁军,转而从事文职,不过只在朝中干了一个月,就立刻被周瑜派往青州,为青州知府,执掌一府民生。

  这是好差事,尤其是对济世宗的人来说。

  于是,端木聪带着一帮济世宗弟子去往青州赴任,治理青州府,清理河道,开垦良田,提高当地的生产力,同时传播济世宗的墨家思想,干的可谓风生水起。

  周瑜除了派端木聪去青州府主政外,还从朝中派了许多官员去地方上主政,这些官员基本都是他昔日旧部,而且都有过在当地工作的经验,此时前去主政地方,可谓驾轻就熟。

  当然,这些官员的身边往往会有几个济世宗弟子跟随听用。

  一方面,济世宗人熟悉农务,算数精明,心灵手巧,并对民间地方十分熟悉,作为副手是再好不过的了。

  另一方面,济世宗人武功高强,医术高明,有他们在身边,这些官员的生命安全能有保障。

  最后,周瑜也有让济世宗人监视这些官员的意思。

  毕竟,多年未见,世事莫测,自己的这些老部下究竟是否还一如往昔,周瑜也不敢打包票。人心隔肚皮啊!

  在太谷县这么多年,除了极个别的亲信,周瑜此时也就只有济世宗可以信任,可以放心地用了。

  当然,李长定和周瑜心里都清楚,这是暂时的权宜之计,以后必然不会如此。帝王之术,在于制衡,这点李长定和周瑜都很明白,而这也是李长定不让济世宗弟子染指军权的一个原因。

  太和元年,是济世宗弟子在齐国舞台上大展拳脚的一年,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包括军营。毕竟,他们虽然不参军,可却可以为受伤的士兵治病。

  而也是在这些济世宗门人的奋力协助下,齐国的国力恢复的非常快,农民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商人生意兴隆,只有乞丐比较郁闷,他们都被济世宗的人抓去干活了。

  不劳者不得食!

  这是济世宗的宗旨戒律!

  齐国太平无事,兼且喜获丰收,手中又握有禁军重兵,周瑜这齐王的位置可算是坐稳了。

  接着,周瑜开科取士,从民间大量地选拔人才。当然,考试的科目还是以前那些,并没有以墨家之书为主,只是在试题中掺杂了部分墨家言论。

  毕竟,治大国若烹小鲜。

  此时国家初定,科举又是大事,需要步步为营,徐徐图之。至于大量地更换地方官,那还是托了高冲和洪磊的福,在地方上的都是些贪官污吏,搞得民怨沸腾,御史大夫一告一个准,换了官员,百姓们还要欢呼庆幸,高呼齐王圣明!

  相反的,若是忽然换了考试用书,那些渴望做官的书生还不怒发冲冠啊!这个时代,舆论可是掌握在这些人手中的。兼且朝中大臣也多是儒家之人,你这是在逼他们造反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