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 华夏的那点儿事儿(3)
��协议,需要对这些部队全面重新编程,要裁汰掉一大部分。

  刮军经过整编总数从600万(这个是实数,不是号称)下降到430万到470万,仍旧保留有100多个军和300多个师(****方面也进行了大量裁减,以至于某些军区因为裁减得太认真,结果解放战争初期战斗力下降得相当厉害)。

  经过这一轮整编的部队名头上就多了整编这个头衔,而刮民党方面的整编方案是这样的:将原有的战区改编为绥靖公署,掌管该地区党政财文、作战指挥以及军事管理等权力。其下是绥靖区、整编军和兵团,以此取代原有的集团军编制。整编军即相当于原来的集团军,其下设若干整编师。整编师也不是一般的师,其地位与原来的军同级,整编师下面辖有整编旅,不过每个整编师所辖的整编旅数量并不是统一的。蒋某人的中央军大多数整编师都辖有三个整编旅,而其他杂牌则大多数整编师仅有两个整编旅。整编旅就相当于原来的师,但是整编旅一般只辖两个团,比原来的师少一个团,但是团的编制更充实。

  这次整编的问题是相当大的,因为指挥上相当的不方便,传统的三三制中,一个师有三个团,两个团投入战斗还能留一个团作为预备队,而整编旅只有两个团,不能保证投入足够的兵力进行作战的同时还留有足够的预备队。对此,土木系主力部队第18军军长杨伯涛在回忆录中专门说道:“整编11师缩编后即仓促驱上战场,根本谈不上恢复战时编制。以此在战术上部署极为困难。如我旅只有两个团,等于两根木联在一起,不能直立起来,必须要有三根木才能稳固直立……”

  蒋某人之所以如此热衷而且不顾将领们反对去推广这次整编,主要的意图还是企图借机削弱非嫡系部队。你想想蒋某人的嫡系都整编了,你们这些杂牌有什么理由不整编?

  经过这一番折腾,地方势力确实损失颇大,再也无力跟中央叫板,这也导致他们在解放战争中不敢公然违反蒋某人的意志。但是与此同时,蒋某人的嫡系不可避免的也受到了影响,战斗力有所下降。而且这次整编其实并没有搞完,只能算搞了一半,黄河和胶济路以北的部队其实还没来得及整编全面内战就打响。结果刮军当中同时出现了整编师、整编旅和未整编的军和师,这又给协同作战带来了大问题。

  就比如刚才提到的那个第七军,这个第七军就是没有经过整编的,其实他跟前头的那一串整编师是平级的。而且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个第七军可不是什么中央嫡系,实际上这个第七军是蒋某人的死对头李、白的桂系主力。这个第七军的历史可是相当的长,可以一直追溯到大革命时期,北伐中第七军和第四军以及第八军作为北伐主力,在湖南、湖北一带消灭了孙传芳10余万主力,第七军因为战功卓著被誉为“钢军”,和第四军的“铁军”可谓是一时瑜亮。当然,之后这支钢军一直是跟着李、白的步子走,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战和解放战争,最后被二野和四野歼灭与西南地区。

  回过头来继续说整编,这一次整编的过程也是颇多笑话,全面内战爆发之后,整编工作继续进行,除了将未经整编的军、师改成整编师和整编旅之外,原来的集团军一律改为整编军(兵团)。在这个过程中,蒋某人将嫡系部队和非嫡系部队军官互相穿插任职,以达到吞并和改造杂牌军的目的。但是因为这个整编的编制实在太不科学,根本就不符合实际作战需要,导致了将领们不管是嫡系还是非嫡系都普遍反对。相当一些部队就是拖着不改,即使被迫改编也是改个名字,编制根本就不动。

  比如著名的****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应该改为整编第5师,但是从1945年一直拖到了1947年,最后也就是改了一个名字,其下属的整编旅依然是辖有三个团。整编74师也是如此,其整编旅依然是辖三个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