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
�那柄赫赫有名的金刀就悬挂在马腹一侧的插袋里头。

  在主持抚顺关防务期间,杜松勇于进取,多次袭击女真人在边境上种地的村寨,杀死多人,当然这也招致了女真人的报复,双方的哨骑曾多次遭遇,彼此也多有损伤。

  这种小规模的骑战上明军不仅不惧女真人,而且还颇有优势。

  出战的多是精锐哨骑或是将领的家丁,武力不在八旗披甲之下,甚至犹有过之,在沈阳之战中,贺世贤就曾率着他的家丁与八旗兵血战,贺世贤本人亲手就杀死几十人,明军大将和家丁的个人武艺甚至超过了白摆牙喇。

  这些小规模骑战的胜利使杜松心中更加自信,他决心使自己的地位更高一些,成为未来一路主帅,甚至可以在战场上相机提调其余各路明军。

  因为这些想法,就算先到城门的是马林或是李如柏,又或是刘铤,王宣,赵梦璘,杜松也绝不会相让。

  贺世贤面色十分难看,他没有着甲,身上是二品武官的袍服,身后也是紫色的披风,在他战马的马腹侧的插袋里放着的是两截沉重的铁鞭,他的臂力大的惊人,挥舞沉重的铁鞭毫不吃力,杜松的官职比他高,他只是参将加授副总兵,杜松却是总兵,如果杜松谦逊友好一些,可以叫贺世贤先进,贺世贤便会在瓮城内等候,然后与杜松寒暄几句再告辞,这件事叫贺世贤感觉十分难堪,可惜他没有办法,如果杜松上告到巡按御史那里,或是以此事弹劾,眼前亏也是吃定了。

  贺世贤犹豫了片刻,用冷硬的嗓音向自己的部下道:“让开,叫他们先进,迟进些死不了人。”

  杜松在部下的簇拥下先行进城,在城门处,他向着贺世贤冷冷一瞥。

  “将爷,咱这窝囊气真是受大了。”

  陕北人的脾气都不是太好,待杜松等人进了城门后,贺世贤的亲兵们便闹成了一锅粥。

  “别急。”贺世贤冷笑道:“他杜疯子一心要当大帅,立首功,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城门下的闹剧均是被杨镐看在眼中,他没有多说什么,使了个眼色,他的亲兵急忙上前,和幕僚们一起簇拥着杨镐离开。

  到了晚间时,杨镐亲笔写了两份帖子,叫人送到李如柏和贺世贤在城中的寓所,请这两个将领到他的住处用晚饭,同时他交代厨房,做一些西北人爱吃的菜肴准备着。

  一个心腹幕僚悄声道:“东翁看来是决定要扶持李总兵了”

  杨镐摇摇头,说道:“杜松桀骜不驯,只得安抚李如柏和贺世贤,还有马林等人,让他一步,由这人来任西路总兵。”

  幕僚道:“东路自是由那大刀刘任总兵了”

  杨镐眼中闪烁寒光,他曾经因细故与刘铤积怨,双方都没有和解的和想法,刘铤那时还很年轻,其父也是成名多年的总兵,刘家在西南很有势力,家丁很多,所以并不把杨镐放在眼里,现在刘铤已经是多年老将,经验丰富,其实也很够资格当西路军的统帅,不过杨镐已经决心把刘铤放在东路,那里从凉马佃出边,一路上全是密林和山谷,道路很难走,而且明军已经撤出宽甸十几年,从上到下道路都不熟悉,刘铤很难立功,甚至会失期迟到,杨镐私心打算就是叫刘铤犯错,然后他可以先把刘铤关起来,然后弹劾刘铤失期误事,请旨将他处斩。

  这个打算杨镐没有同别人说,不过他的心腹幕僚总会看出些什么,杨镐的手谕命令还有正式的公、文,奏折等等均是由他们一手打理,杨镐的打算各人都是心知肚明。

  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