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沈阳
��!”努儿哈赤脸上露出赞许神色,他向李永芳吩咐道:“你同额尔德尼商议,以我的名义给明国经略写封信,大体上就说我要和他们和谈。”

  所谓“和谈”当然就是用来迷惑杨镐的伎俩,杨镐至沈阳已经多月,一直关心的只是粮草与兵马调动的事,还有就是向中枢要钱,对建州部的一切只是过往在辽东任上的一些粗浅了解,而杨镐对已经调任的明军将领也缺乏了解和尊重,据李永芳的谍报系统了解,杨镐最倚重的就是李如柏,李家自李如松死后,李如梅和李如柏兄弟都是高级武职,李如柏现在也是总兵,杨镐在辽东任职时得到李家的支持,杨镐也投桃报李,现在的辽东诸将他独厚如柏,可谓倚之腹心。

  李如柏恰恰是一个十分不合格的将领,他与努儿哈赤为首的后金一方关系也很暧昧,双方一直在暗中保持着联络。

  就算以能力来说,李如柏懦弱胆怯,好色贪财,绝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杨镐对刘铤的意见极大,甚至是彼此相仇。

  其余的总兵杨镐也不甚了解,总的来说,目前的杨镐是既不知敌,也不知已。

  努儿哈赤措词道:“就说明国如能消除我的七大恨,并且退兵以示诚意,再给我三百两黄金,三千两白银,三千匹绸缎,那么双方就能和好,彼此罢兵。”

  李永芳赶紧应下来,努儿哈赤又令他尽量保持对明国高层的关注,特别是京师的邸抄和边镇各总兵的塘报,一定要定期抄送。

  张瀚没想到眼前的老汗与自己有一样的爱好,他不知道派在京师的王发祥有没有李永芳的人这么高效和能干。

  努儿哈赤看了张瀚一眼,并没有和他说话,李永芳轻轻扯了一下张瀚的衣袍,两人一起行了个礼,转身退了下来。

  ……

  杨镐来到辽东已经好几个月,转眼便是万历四十七年的二月中旬。

  天气渐渐和暖,每天阳光明媚的日子渐渐增多,日照的时间开始变长,积雪也几乎都融化了,只有在沈阳城墙往高处眺望时,偶然可以看到城南的人家屋顶上还有一些没有化尽的残雪。

  沈阳有四个城门,城门的名字都与其余的大明城门相差不多,相比较辽阳而言,沈阳更是一个纯粹的军事要塞,城门高大,角楼和箭楼众多,城垛都有射孔,城长九里有余,高两丈五尺,每门还建有瓮城,城外有护城河与拦马墙等辅助设施,城中已经有驻军近五万人,仅从军事角度来说,沈阳是一座后金无法攻克也无法围困的雄城。

  每天到了中午时道路会化冻,官道上黑黄色的泥土被翻涌上来,原本的夯土层因为年久失修,加上马匹和车辆碾压早就被破坏了,沈阳城的四门分别通往好几个重要的方向,身后是辽河河套,往北是开原和铁岭还有清河关,往东便是抚顺关和女真地界,往南是虎皮驿白塔铺和奉集堡,再往南便是辽阳城,每条官道都连接着大明在辽东的核心地带,屏障辽河警备蒙古向来是沈阳的重中之重,相比在辽中的辽阳,沈阳在几十前间见多了风雨,蒙古人多次入侵过这里,但没有一次能够得逞。

  杨镐自抵达沈阳就住在中心庙附近,这几个月他一直忙着催促朝廷在财政上的支持,上个月首辅方从哲写了封书子派人送到沈阳,信中向杨镐明言朝廷已经无有多余的钱粮,国库一空如洗,户部尚书和户科给事中请皇上发内帑银出来,皇帝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然后推说内库一空如洗,叫诸臣自己想办法。

  近一年前,辽事刚起时诸臣就因为国库空虚向皇帝请过内帑,毕竟大家都知道皇帝有钱,这几十年来万历皇帝精心的打理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