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将心托明月(赵洛熙番外十一)
!”
不止能活着,还能活得挺好。
只要他好好干,年年都能给老伴儿买她喜欢的包银簪子,给闺女买头花,再攥攥劲儿,说不定能跟老李头一样,也能把儿子送到镇上去读书,那可以真的出人头地了。
“可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觉得,山脚下村子里,我那群老伙计们都这么说,谁不念着林相的好?谁不在家里立着林相的长生牌位,天天祈祷菩萨保佑林相多活两年,让老百姓多两年的安稳日子!”老樵夫看着窗外黑沉沉的夜,喃喃地道。
突然间,他像是从梦中惊醒一样,猛地一拍头:“我跟你个小孩说这些干嘛?你活在安稳年月,看起来又是个大户人家的少爷,哪懂这些?赶紧吃饭,吃完睡一觉,明儿个天亮,我就送你下山,去找你家人!一晚上不见人,你家里人肯定急坏了!”
赵洛熙怔怔的,食不知味地往嘴里塞着东西。
一路走来,他看着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可原来,这事儿这么难吗?还是因为林相推行新政才能有这样的局面?
赵洛熙之前虽然很崇拜林咏泉,也知道他的新政,但毕竟还是个孩子,对那些枯燥的民生国计并不是很懂,也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只是知道这些东西,却并不知道到底意味着什么。
要不明儿个回去找些史书看看,再让师父或者姑姑好好讲解一下这个新政?
赵洛熙一边吃着饭一边想着。
第二天一大早,赵洛熙才刚起床,就看到找他找了一夜的隆平长公主眼睛里的血丝,不由得低下了头。
隆平长公主也没说他什么,摸了摸他的头:“回去吧!”
赵洛熙点点头,临了老樵夫:“老爷爷,您也没别的亲人了,要不跟我下山吧!”
不管怎么说,老爷爷一番话,还是让他对林咏泉的看法又好了一点,不像之前那么难以接受。就凭这点,他都应该好好感激老人家。老人家年纪大了,却孤身一人住在这林子边上,这哪儿行啊?还不如跟他回去,他会妥善安置老人家的。
再说老人家经历的事情,知道的道理,都跟他身边这些人不一样,都是百姓们的看法,也挺新鲜。
老樵夫一下子笑了:“小娃娃你倒是心好!可是谁说我没别的亲人啦?我还有个儿子在边关当兵呢,还有我儿媳妇,仨孙子,都过得好着呢!我大孙子都读书啦,那长生牌位上的字还是他给我写的呢!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睁眼瞎,总算出了个能识文断字的人,不容易哪!”
言语之中满是自豪之意。
“那您儿子为什么不接您去住,让您一个人住在这儿呢?”赵洛熙不解,“是不是您儿子不孝顺您,给您气受?您跟我说,我叫姑姑去收拾他!”
老樵夫越发笑得欢畅了:“你这小娃娃,怎么脑子里净想这些歪歪道道的?我儿子孝顺着呢,他驻边走不开,我儿媳妇年年带着仨孙子来看我!”
“那您怎么不去儿子那里住呢?”赵洛熙更不解了。
老樵夫长长地叹了口气,转头看着山上,目光悠远:“是我自个不去的!我老伴儿、我闺女,还有我仨儿子都埋在这儿。都是跟着我,一辈子啥福也没享过,所以,我哪也不去,就在这守着他们!等我百年了,也埋在这儿,跟他们娘儿五个一起!”
赵洛熙和隆平长公主也没能劝动这位老人,留的银子也被老人推回去了,连连说不值这些,最后,
不止能活着,还能活得挺好。
只要他好好干,年年都能给老伴儿买她喜欢的包银簪子,给闺女买头花,再攥攥劲儿,说不定能跟老李头一样,也能把儿子送到镇上去读书,那可以真的出人头地了。
“可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觉得,山脚下村子里,我那群老伙计们都这么说,谁不念着林相的好?谁不在家里立着林相的长生牌位,天天祈祷菩萨保佑林相多活两年,让老百姓多两年的安稳日子!”老樵夫看着窗外黑沉沉的夜,喃喃地道。
突然间,他像是从梦中惊醒一样,猛地一拍头:“我跟你个小孩说这些干嘛?你活在安稳年月,看起来又是个大户人家的少爷,哪懂这些?赶紧吃饭,吃完睡一觉,明儿个天亮,我就送你下山,去找你家人!一晚上不见人,你家里人肯定急坏了!”
赵洛熙怔怔的,食不知味地往嘴里塞着东西。
一路走来,他看着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可原来,这事儿这么难吗?还是因为林相推行新政才能有这样的局面?
赵洛熙之前虽然很崇拜林咏泉,也知道他的新政,但毕竟还是个孩子,对那些枯燥的民生国计并不是很懂,也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只是知道这些东西,却并不知道到底意味着什么。
要不明儿个回去找些史书看看,再让师父或者姑姑好好讲解一下这个新政?
赵洛熙一边吃着饭一边想着。
第二天一大早,赵洛熙才刚起床,就看到找他找了一夜的隆平长公主眼睛里的血丝,不由得低下了头。
隆平长公主也没说他什么,摸了摸他的头:“回去吧!”
赵洛熙点点头,临了老樵夫:“老爷爷,您也没别的亲人了,要不跟我下山吧!”
不管怎么说,老爷爷一番话,还是让他对林咏泉的看法又好了一点,不像之前那么难以接受。就凭这点,他都应该好好感激老人家。老人家年纪大了,却孤身一人住在这林子边上,这哪儿行啊?还不如跟他回去,他会妥善安置老人家的。
再说老人家经历的事情,知道的道理,都跟他身边这些人不一样,都是百姓们的看法,也挺新鲜。
老樵夫一下子笑了:“小娃娃你倒是心好!可是谁说我没别的亲人啦?我还有个儿子在边关当兵呢,还有我儿媳妇,仨孙子,都过得好着呢!我大孙子都读书啦,那长生牌位上的字还是他给我写的呢!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睁眼瞎,总算出了个能识文断字的人,不容易哪!”
言语之中满是自豪之意。
“那您儿子为什么不接您去住,让您一个人住在这儿呢?”赵洛熙不解,“是不是您儿子不孝顺您,给您气受?您跟我说,我叫姑姑去收拾他!”
老樵夫越发笑得欢畅了:“你这小娃娃,怎么脑子里净想这些歪歪道道的?我儿子孝顺着呢,他驻边走不开,我儿媳妇年年带着仨孙子来看我!”
“那您怎么不去儿子那里住呢?”赵洛熙更不解了。
老樵夫长长地叹了口气,转头看着山上,目光悠远:“是我自个不去的!我老伴儿、我闺女,还有我仨儿子都埋在这儿。都是跟着我,一辈子啥福也没享过,所以,我哪也不去,就在这守着他们!等我百年了,也埋在这儿,跟他们娘儿五个一起!”
赵洛熙和隆平长公主也没能劝动这位老人,留的银子也被老人推回去了,连连说不值这些,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