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战争暂时的结束
�新兴政府的外交策略和方针。

  真真假假的消息,以及青岛战事的失利,舰船的不断损失,令日本政府坐不住了。既然对华全面战争的条件不具备,那尽快结束这场陷于胶着的战事,就成了比较合理的选择。

  当务之急是将护航军舰抽调出来,组成南遣舰队,先行夺取赤道以北的全部德属太平洋岛屿,包括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帛琉群岛,以及太平洋地区海底电报通信中心雅浦岛。

  同时,要暂时向中国表示出和解的姿态,以便就近利用中国的资源,开动工业机器,大发战争财。

  当然,一场对中国的复仇之战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应该是未来的事情了。应该承认,目前日本并没有将战事进行到底的实力,拖下去的战争将是两败俱伤,谁也没好处的结局。

  日本参战为了什么?不就是预测协约国必将最后获胜,同时考虑到夺取德国属地比夺取英、法、俄等国属地更容易些吗?

  可是战事以这样的结果告终,就必然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大隈重信自然就成了替罪羊。按照古岛一雄的说法:大隈内阁根本不行,只不过是官僚军阀的爪牙而已,不仰山县有朋之鼻息则一事无成。

  其实,元老们对大隈内阁的最大期待,就是压制政友会和解决不受欢迎的陆军增编两个师团的问题。

  由于欧战的爆发,再加上元老们已经有了更合适的人选来达到他们的目的,所以,他们认为已没有必要再为大隈内阁的崩溃踩刹车了。大隈在元老们的逼迫下,决心辞职,并上奏由加藤高明接任首相,遭到拒绝。随后,朝鲜总督寺内正毅成为首相,开始组阁。

  在政府更迭之际,日本便以极快的速度宣布单方面停火,然后几乎是立刻撤退了山东沿海的军舰和残存陆军,并且通过英法两国向北京政府表示他们愿意谈判解决中日之间纷争的诚意。

  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建立了由战列舰香取、鹿岛、萨摩以及战列巡洋舰鞍马等舰组成的“特别南遣支队”和“第二南遣支队”,载着陆军向太平洋赤道以北的德属太平洋岛屿开始进攻,到10月19日便已占领了全部既定目标。

  日军每占一处,即在该地竖立日本国旗,建立军政署,俨然已将其视为日本领土。占领马里亚纳群岛中最大的塞班岛时,日本人甚至将军舰内神社里供奉的“经津主神”“分祀”于该岛,在原德国灯塔附近建造了“香取神社”。

  青岛战事暂时平息了,没有正式宣战,也没有正式停战,这场战事就以这样一种奇怪的结局收场。

  但这场战争对于中日两国的发展却是影响巨大,中国借着战事,掀起了民间反日的情绪,并全面对日本采取了禁运,对日货进行了抵制,也对中国境内,特别是山东、河北境内日本的间谍活动予以了无情打击,共遣返回国近千人。

  而战事的胜利,使得中国一片欢腾,无数民众涌上街头,进行胜利大游行,无数人扯破了嗓子在那里欢呼,无数人拍红了巴掌,无数人的眼眶里面涌满了泪水。在这个时候,每个人的胸膛都已经被喜悦和自豪充满。这种自豪的感觉是如此的锐利,似乎就要撕破自己的胸膛迸飞出来一样。

  甲午战争中,日本打垮了这个老大而且在沉睡的国家,使中国蒙受了最沉重的耻辱和负担。近代国家屈辱的历史,让很多人一度觉得这个国家没有指望了,觉得这个民族沉沦了。人们变得麻木,变得和光同尘。

  但现在,战事的胜利调动出了这个国家每个人潜藏在心里的自尊和自强的感情,吸引了无数的热血的年轻人去为国家的强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