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阴你一把,战争爆发
�天拿出了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如果欧战爆发,英国真的向德国宣战,德国将把青岛归还给中国。并且在中国宣布中立后,在规定时限内撤走胶州湾舰队。至于青岛驻军,精锐将先行抽调,返回德国,只留下几千二线部队。如果战争爆发,也将乘船赶赴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加强那里的武力。介时,中国将把青霉素生产设备和技术无偿转让给德国。

  得到这样的结果,陈文强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慷慨地将飞机射击协调器的技术告诉了德国人,并代表总统承诺,马上供应德国五万支青霉素,作为战争初期的消耗之用。

  德国人到现在,还不十分相信英国会向德国宣战。而且,由于掌握了坦克的制造技术,军备得以大大加强,对战争的信心也是满满的。

  在德国人心目中,青岛的地位在急剧下降,况且也未必会有中国政府假设的归还青岛的前提条件发生。即便是发生了,只要战争打赢了,广大的英法殖民地都将归入德意志帝国的版图,也就完全没有必要因为青岛问题而失去中国这样一个友好国家。

  况且,德国还将得到青霉素这样重要的战略物资,孰失孰得,也就一清二楚了。这种情绪,陈文强从德国公使的话语中感受得清清楚楚。

  但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人的意料,陈文强并不会为德国人的失算而感到遗憾,而是心中窃喜。

  六月二十八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发生后,假使在这个时候奥国能够发现塞尔维亚首相和内阁事先都已知道的事实,则全世界都将允许奥地利采取一次报复行动。

  事实上,最初大家都同情奥国;英国驻巴黎的大使向伦敦报告说,假使俄国因为如此勉强的理由而发动对奥战争,则法国将很可能不支持其同盟国。英国驻维也纳大使也指责塞尔维亚的作风相当可耻。

  奥国外长贝赫托德认为同塞尔维亚“算帐”的时候已经来到,必须对该国提出最严厉苛刻的要求,等到被拒绝后奥军就应立即打击。他也考虑到俄国还是会支持塞尔维亚。不过俄国的实力正在不断增长,所以战争若无可避免,就不如现在就开打,因为目前在奥国之内的南斯拉夫人大部分都还是反对脱离帝国的。

  贝赫托德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是德国能否支持他的强硬政策,他希望斐迪南的身亡能够刺激威廉二世的私人感情。

  事实的确如此:威廉感到刺杀任何一位亲王的企图都代表对整个君主制度的攻击,更何况斐迪南又是他的好友。同时,威廉也认为俄皇绝不会帮助谋害王室的暗杀者,尤其是因为俄国还未完成其军事准备。所以似乎很明确,奥国可以惩罚塞尔维亚而不至于引发欧洲大战。

  不过他必须赶快行动,趁着公愤尚未平息先行动手。于是,威廉二世向奥国表示:无论如何,他将象一个忠实的同盟国那样站在奥国的一边。这就是他的立场,除此以外他不对奥国之所为提供任何意见。

  得到了这么好的空白支票,这是贝赫托德做梦都想不到的。德国驻奥大使更加明确地向奥国人说,如果奥国现在还不摊牌,则德国也就不会把它当作同盟国看待。这对于贝赫托德是一种有力的刺激,于是他说服奥皇尽快发动战争。

  七月二十八日,奥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于是,事情简单了,俄国根据密约支持塞尔维亚,于七月三十日宣布军事总动员。德国知道俄国下令总动员的消息后,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取消动员,并以12小时为答复期限。

  同时,德国也宣布该国进入“战争危险迫近状态”。此时,德国才想起询问英国:如果德国保证在战后不兼并法国的任何欧洲领土,同时也恢复比利时的主权完整,则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