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6章:满眼不堪三月暮
当然了,除了上面两条原因外,还有最大的一个原因。
从今年二月开始,外面的言官可就开始闹腾了,这事儿虽说到目前为止,还不知是不是有杨峥的影子在里面,但这帮言官对王振倒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御史胡连就上奏了内侍的种种不法事,这事儿,他虽气恼,但也奈何不得,仗着这几年自己掌权,宫里的这帮太监慢慢将祖宗规矩不当一回事,派往全国各地的太监也是劣迹斑斑,不少人巧立名目。如规定商人交物品时需要包装物品,以防物料损坏。宦官们提高包装物品的费用,有时商人支付的包装费超过物料的价值。工科右给事中王元就上书揭发:“商人每年纳钱粮,都苦于宦官收取的铺垫,有许多富余之家,竟因铺垫而破产,因不堪其苦而投河悬梁者,也不在少数。”单说这些到也罢了,又如派往荆州征收店税的太监胡海,兼采兴国州矿洞丹砂及钱厂鼓铸事。他一人兼领数职,权重势大,十分骄横,每到一地都劫掠行商,欺压官民,所求稍有不遂,官吏即遭鞭笞。其党羽爪牙则直入民宅抢夺财产,无恶不作。
富家大户被迫倾家行贿所在多有。更有甚者,胡海在荆州地区挖坟掘墓,丧尽天良。惹得不少官儿纷纷上奏弹劾,光是送到他手中的奏章就有五百多,大多是弹劾宦官们用增税、滥税的方式大肆搜括银两,在沿江、沿河、道路桥梁处都设置了重重关卡收税,而且多多益善。多如牛毛的税收使商家已无利可图,商家纷纷停产,经济几乎陷入停滞的地步,这事儿本来他已经压制了下来,就是小皇帝哪儿也只是责备了他几句,并未说什么过重的话儿,他本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了,也没放在心上,可就在前两日一向不问政务的孙太后竟派人让他去了一趟坤宁宫,当着一干太监的面把他狠很骂了一顿,让他好不痛快,当然了,他也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太后骂是骂了,可从骨子里上是与他站在一条道上的,所以他才没有在意,哪知就在今日一早小皇帝敕在京文武群臣:朝廷建置百官,分理庶政,必能奉公守法,庶有成绩。在京内外官员,彼此交通,夤缘作弊,或畏势要,或贪贿赂,遇有事务,私相嘱托,以致文武铨选不出,刑狱轻重失当;军民被其役使,或放富差贫,劳逸不均;或输粮草,辄有挪移。风宪官党比不言,论罪皆不可容。今姑宥不问。继自今素守礼法者,益加谨畏,以保名节;其有徇私玩法者,即宜修省,以图自新,毋为势要所协,毋为贿赂所诱,毋相党比以私灭公,毋事阿附以图侥幸,毋柔儒诡随有妨正道,毋苟容奸邪有旷职掌。庶副朝廷委任,永保名位,敢有不知改诲,仍蹈前非,必治以重罪。
如果先前是大意,那么昨日一早小皇帝的表现上看,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至少在整治内侍这件事上小皇帝是站在他的对立面的,这无疑是他不能接受的,他之所以有今日,说到底是寄托在小皇帝的信任上,没了小皇帝的信任,他这个司礼监也就一毛不值了,起先他想的是内阁搞的鬼,尤其是杨峥,虽说杨大人早已不是昔年风华正茂的杨大人,无论是能力手段都有江郎才尽的嫌疑,但官儿却是越做越大,王振丝毫不敢大意,这几年光是监视对方的东厂番子就有上百人,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任何他对自己不利的地方,即便如此,他仍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所以事情出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掌握杨峥在这件事中所起的作用,本以为这事儿杨峥或多或少脱不开干系,却不想杨峥对此一无所知,这个结果倒是让他放下心来,以为这是小皇帝一时心起才做出了这番举动来。
哪知他还是把这事儿想得简单了,因为就在今日一早,小皇帝竟破天荒地的当着他的面敕内官内使,严禁私结外廷,嘱托营求。他说:祖宗旧制内官内使职掌内府事务,纤毫不敢透漏。今尔等有不遵法度,与在外各衙门官员私相结交透漏事情,或因公务,营干已私,或因亲情请求嘱托公事,或借拨军夫役以致有司挪移选法,出入刑名,重劳军民,妨废公道。以往之事,悉置不问。自今宜相戒饬,�
从今年二月开始,外面的言官可就开始闹腾了,这事儿虽说到目前为止,还不知是不是有杨峥的影子在里面,但这帮言官对王振倒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御史胡连就上奏了内侍的种种不法事,这事儿,他虽气恼,但也奈何不得,仗着这几年自己掌权,宫里的这帮太监慢慢将祖宗规矩不当一回事,派往全国各地的太监也是劣迹斑斑,不少人巧立名目。如规定商人交物品时需要包装物品,以防物料损坏。宦官们提高包装物品的费用,有时商人支付的包装费超过物料的价值。工科右给事中王元就上书揭发:“商人每年纳钱粮,都苦于宦官收取的铺垫,有许多富余之家,竟因铺垫而破产,因不堪其苦而投河悬梁者,也不在少数。”单说这些到也罢了,又如派往荆州征收店税的太监胡海,兼采兴国州矿洞丹砂及钱厂鼓铸事。他一人兼领数职,权重势大,十分骄横,每到一地都劫掠行商,欺压官民,所求稍有不遂,官吏即遭鞭笞。其党羽爪牙则直入民宅抢夺财产,无恶不作。
富家大户被迫倾家行贿所在多有。更有甚者,胡海在荆州地区挖坟掘墓,丧尽天良。惹得不少官儿纷纷上奏弹劾,光是送到他手中的奏章就有五百多,大多是弹劾宦官们用增税、滥税的方式大肆搜括银两,在沿江、沿河、道路桥梁处都设置了重重关卡收税,而且多多益善。多如牛毛的税收使商家已无利可图,商家纷纷停产,经济几乎陷入停滞的地步,这事儿本来他已经压制了下来,就是小皇帝哪儿也只是责备了他几句,并未说什么过重的话儿,他本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了,也没放在心上,可就在前两日一向不问政务的孙太后竟派人让他去了一趟坤宁宫,当着一干太监的面把他狠很骂了一顿,让他好不痛快,当然了,他也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太后骂是骂了,可从骨子里上是与他站在一条道上的,所以他才没有在意,哪知就在今日一早小皇帝敕在京文武群臣:朝廷建置百官,分理庶政,必能奉公守法,庶有成绩。在京内外官员,彼此交通,夤缘作弊,或畏势要,或贪贿赂,遇有事务,私相嘱托,以致文武铨选不出,刑狱轻重失当;军民被其役使,或放富差贫,劳逸不均;或输粮草,辄有挪移。风宪官党比不言,论罪皆不可容。今姑宥不问。继自今素守礼法者,益加谨畏,以保名节;其有徇私玩法者,即宜修省,以图自新,毋为势要所协,毋为贿赂所诱,毋相党比以私灭公,毋事阿附以图侥幸,毋柔儒诡随有妨正道,毋苟容奸邪有旷职掌。庶副朝廷委任,永保名位,敢有不知改诲,仍蹈前非,必治以重罪。
如果先前是大意,那么昨日一早小皇帝的表现上看,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至少在整治内侍这件事上小皇帝是站在他的对立面的,这无疑是他不能接受的,他之所以有今日,说到底是寄托在小皇帝的信任上,没了小皇帝的信任,他这个司礼监也就一毛不值了,起先他想的是内阁搞的鬼,尤其是杨峥,虽说杨大人早已不是昔年风华正茂的杨大人,无论是能力手段都有江郎才尽的嫌疑,但官儿却是越做越大,王振丝毫不敢大意,这几年光是监视对方的东厂番子就有上百人,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任何他对自己不利的地方,即便如此,他仍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所以事情出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掌握杨峥在这件事中所起的作用,本以为这事儿杨峥或多或少脱不开干系,却不想杨峥对此一无所知,这个结果倒是让他放下心来,以为这是小皇帝一时心起才做出了这番举动来。
哪知他还是把这事儿想得简单了,因为就在今日一早,小皇帝竟破天荒地的当着他的面敕内官内使,严禁私结外廷,嘱托营求。他说:祖宗旧制内官内使职掌内府事务,纤毫不敢透漏。今尔等有不遵法度,与在外各衙门官员私相结交透漏事情,或因公务,营干已私,或因亲情请求嘱托公事,或借拨军夫役以致有司挪移选法,出入刑名,重劳军民,妨废公道。以往之事,悉置不问。自今宜相戒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