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7章:为臣贵义不贵身
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而到了本朝说法又是一变,鉴于本朝太祖皇帝生平太过富有传奇,读书人则说是与太祖皇帝有关,说是当年太祖皇帝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太祖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太祖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太祖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太祖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这当然是一些阿谀奉承的读书人讨好太祖所用,但
不管效果如何,腊八在国朝算是一等一的大节日。
这样的节日,按照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人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休息,天鼓齐鸣,发出妙响,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也就说这一天是要煮腊八粥的,对于粥,王振着实没有什么好感,早年落魄的时候,吃得最多的便是粥,对粥他天生有一股抵触之感,但本朝的官儿却对此格外的看重。
这倒不是说百官领悟了释迦摩尼的佛家精髓,而是过了腊八再过二十几天就是除夕了,在接下来的二十几天里,京城的大小衙门便会陆续关门大吉了,上了一年的早朝的官儿则可以名正言顺的休假,享受着作为官家人的清净,到来年的十五之后,才会重新回衙开印。这个日子前前后后算上差不多有一个多月,非但可以在家心无杂物的享受天伦之乐,还可以领取足月的俸禄,当然了,这是小官而言,京城的大官尤其是那些握着实权的大官,过年这个长假从中捞取的油水可就吓人了,正是有种种的好处,百官对过年才会越来越重视,而腊八则是这好日的开始,其重视程度不亚于过年。
据他所知,在这一日京城的不少官儿已向吏部告了假,躲在家里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并举家欢庆。
比起京城的热闹,紫禁城里就显得冷清了许多,毕竟是天家居住的地方,任何的欢喜都带有皇家气度,即便是他这个当今最有权势的司礼监太监也不例外,当然了,皇家也不是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身为大明的天子,对这个百官期待的日子还是有些所表示的,除了让御膳房熬制上品的八宝粥让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儿品尝一碗体现天家的恩宠外,还需写上两篇好诗词昭告天下,以此告知天下百姓,在这个重要的日子,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无比普天同庆。
这样的事,小皇帝自是不会亲自动手,有的是人帮忙,搁在往年翰林院那帮文章圣手早就代劳了,可今年小皇帝也不知吹了什么风,竟撇过了翰林院将这事儿交给了自己,意外之余更多的欣喜,这足以说明小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与依赖远远大过外面的那帮读书人,其二,他知道翰林院那帮天之骄子不知多少人私底下希望借此机会展露一下,就是内阁,六部、两京衙门的官儿那个不是跃跃欲试,好借这次机会让天下人见识见识自己的锦绣文章好以此作为阶梯爬上权利的巅峰。所以这无疑是一个带着利的好事,但凡有利可图,有的是人来干。
搁在往年他不外乎把这事儿交个下面的人干,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这样的好事有的是人抢着来干,但今年他不决定这么干了,每次听着那些吹捧的话儿,他知道这些人面上说着恭维的话儿,可骨子里还是瞧不起他,这帮读书人读的是圣人道理,自命道德文章了得,想要让他们屈服,打压他们单靠权势并不够,只有才道德文章上让他们看出你的真才实学,才能让他们屈服,才能吸引更多的读书人来。
基于这一点,这几日他你日日思索,倒�
不管效果如何,腊八在国朝算是一等一的大节日。
这样的节日,按照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人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休息,天鼓齐鸣,发出妙响,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也就说这一天是要煮腊八粥的,对于粥,王振着实没有什么好感,早年落魄的时候,吃得最多的便是粥,对粥他天生有一股抵触之感,但本朝的官儿却对此格外的看重。
这倒不是说百官领悟了释迦摩尼的佛家精髓,而是过了腊八再过二十几天就是除夕了,在接下来的二十几天里,京城的大小衙门便会陆续关门大吉了,上了一年的早朝的官儿则可以名正言顺的休假,享受着作为官家人的清净,到来年的十五之后,才会重新回衙开印。这个日子前前后后算上差不多有一个多月,非但可以在家心无杂物的享受天伦之乐,还可以领取足月的俸禄,当然了,这是小官而言,京城的大官尤其是那些握着实权的大官,过年这个长假从中捞取的油水可就吓人了,正是有种种的好处,百官对过年才会越来越重视,而腊八则是这好日的开始,其重视程度不亚于过年。
据他所知,在这一日京城的不少官儿已向吏部告了假,躲在家里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并举家欢庆。
比起京城的热闹,紫禁城里就显得冷清了许多,毕竟是天家居住的地方,任何的欢喜都带有皇家气度,即便是他这个当今最有权势的司礼监太监也不例外,当然了,皇家也不是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身为大明的天子,对这个百官期待的日子还是有些所表示的,除了让御膳房熬制上品的八宝粥让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儿品尝一碗体现天家的恩宠外,还需写上两篇好诗词昭告天下,以此告知天下百姓,在这个重要的日子,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无比普天同庆。
这样的事,小皇帝自是不会亲自动手,有的是人帮忙,搁在往年翰林院那帮文章圣手早就代劳了,可今年小皇帝也不知吹了什么风,竟撇过了翰林院将这事儿交给了自己,意外之余更多的欣喜,这足以说明小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与依赖远远大过外面的那帮读书人,其二,他知道翰林院那帮天之骄子不知多少人私底下希望借此机会展露一下,就是内阁,六部、两京衙门的官儿那个不是跃跃欲试,好借这次机会让天下人见识见识自己的锦绣文章好以此作为阶梯爬上权利的巅峰。所以这无疑是一个带着利的好事,但凡有利可图,有的是人来干。
搁在往年他不外乎把这事儿交个下面的人干,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这样的好事有的是人抢着来干,但今年他不决定这么干了,每次听着那些吹捧的话儿,他知道这些人面上说着恭维的话儿,可骨子里还是瞧不起他,这帮读书人读的是圣人道理,自命道德文章了得,想要让他们屈服,打压他们单靠权势并不够,只有才道德文章上让他们看出你的真才实学,才能让他们屈服,才能吸引更多的读书人来。
基于这一点,这几日他你日日思索,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