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7章:繁华依旧升平样
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这个太监自己原本地位很低微,曾在皇宫中守门,所以官员便对出下句相讥:“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这话儿他起先并不明白,只是看到那些文官儿嬉笑个不停,待回了京城寻了个官儿细细询问了一番,才明白其中暗含的讽刺味道,心头不由得吓得一身冷汗,从此对这帮文人他是从心底里感到畏惧,生怕那一日自己一个不小心成了这帮文人取笑的对象,偏生自己对此一无所知,正因这份惧怕,他才处处躲避文官,哪怕遇到了也是绕道走,直到此时此刻,他居高临下的看着眼前的这些官儿,他们有三品、四品、五品,六品、官儿不算小,可仅仅为了几两银子,便任有他再此胡说八道,他忽然发现原来往日高不可攀

  的文官也并非人人都十分的了得,他们同样有怕死,有懦弱,有贪财好利,有无知而可笑的,比他高明不了多少,只要他愿意,他也可趾高气扬的呵斥他们。

  这种奇妙的感觉,让王山有些舍不得醒悟过来,面对渐渐愤怒的百官,王大人似忘记害怕,面露得意的说道:“朝廷既没有用这么多的银子,那么银子去了哪儿呢?”不等众官儿回答,王山自顾自的给出了答案;“以王某看朝廷不是没有银子,而是有人不愿意给我们吧了?”

  这话儿可谓是石破天惊,立即惊起了千层浪。

  场上的众官儿,从宣德三年基本上领取的是全额俸禄,宣德五年后朝廷俸禄多方面提高,朝廷甚至有意提高百官的俸禄,领取苏木、胡椒微乎其乎,这种迹象从宣德五年开始,一直延续到正统三年,算起来已有八年了,百官差不多已习惯了朝廷每月发出的足额俸禄,突然一下子弄出什么苏木、胡椒折合,百官从骨子里就不信,只是大家都知道这话儿不好说出口,才一直没引起什么风浪,此时见有人领头,说得又头头是道,心头的愤怒可想而知了,纷纷破口大骂杨溥,刘中敷不是人,过分的官儿甚至顾不上读书人的斯文,骂上了粗话。

  “王大人说得及是?朝廷每年的税收两千万,这个数目可不想,就算朝廷能用,也未必用得如此干净,咱们京城能有多少官儿,每人均衡一点每月十两银子,也不过十几万两银子而言,朝廷当真拿不出这点银子么,你们信么,反正王某是一点都不信?”人群里忽地有人大声说道。

  众官儿循声望去,就见王山身后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那人一身大红的官袍,官袍裁剪得十分得体,若不是他鼓如圆球的肚皮影响了整个身形,以他的面容绝对算上的上上品了,此时他站在王山身旁,面对百官侃侃而谈,面上的愤怒之色,宛如一个忧国忧民的大臣。

  人群里有人惊叫了声:“这不是户部侍郎王文王大人么,怎么着你也来了?”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