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4章:金蝉未动蝉先觉
了银子,诸位大人还能不接受,可朝廷非但没这么做,还给出了最值钱的苏木、胡椒,所为何来,还不是为了让诸位大人能顺利买点银子,好与朝廷一起度过难关罢了,诸位都是朝廷的官儿,饱读圣贤书,当知道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如今朝廷遇到了难关,只不过让诸位大人接受点苏木胡椒而已,诸位大人如此不依不饶,是不是太不把朝廷当一回事了。”

  这一番话入情入理,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说什么。骚动的众人再一次变得安静了下来。

  远处阁楼上的王振皱了皱眉,虽一言不发,但神情却告诉了对面的刘林,眼前的局面他很不满意。

  身为王振的心腹,刘林当然知道的王振不满原因了,往日的太皇太后,三杨去了其二,走上权力巅峰的阻碍就剩下一个杨溥,比起杨士奇,杨荣,杨溥既没有杨士奇的嫉恶如仇,也没有杨荣果敢善谋,看起来对他构不成多大的威胁,但三杨的影响力还在延续,只要他在的一日,三杨内阁的影响力就在一日,有三杨在,百官就等于有了主心骨,以天下读书人的力量,足以与他的司礼监抗衡,他想掌权,就必须打破三杨带来的影响力,杨溥必须离开,可这老头年纪是一大把,心思却一点不糊涂,该吃的吃,该喝的一点都不客气,半年前杨士奇与他一战所造成的不良局面,经过这老头半年的修修补补竟恢复了大半,眼看在这么下去,势必会对自己权势之路构成强大的威胁,所以王振才不惜策划了这场好戏,先是利用小皇帝对他的信任,怂恿小皇帝大兴土木,征集天下军民工匠用于兴造,建宫殿,修造九城门楼,改造五府、六部诸司公署,加之又广建京城内外诸佛寺耗费银两不少,再以东南沿海倭寇泛滥为由头,发兵征讨,边疆上征麓川战事不断,光是正统四年,就有潞江之战,杨洪大败兀良哈、东南沿海战事,算是其他大大小小的战事竟有二十三战,每日的军饷,粮草数以万计,短短一年不到的功夫,户部的银两就消耗了大半,算上今年江西、河南等地的水灾,户部所剩下的三十两银子也被他循着由头让小皇帝给了大明的将士,昔日充盈的太仓路,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座空房子,若非尚书刘大人精打细算,加上今年西洋之行的顺利返回,太仓库根本就拿不出半分的碎银,可即便如此,几十万两的白银,根本应付不了京城上千人官员的俸禄,折俸无疑是最佳,也是最能让官员的接受法子,而以刘大人的能力,很难想到这一点,势必会寻他的好友杨溥帮忙,而这就是王振帮忙,一切如他所料,杨峥果然留下了“遵祖制”的把柄,这是为王振唯一打击杨溥达到掌权的目的。经过周密的计划,一切总算是进展顺利,只要百官闹腾下去,杨溥势必脱不了干系,而那时候他大可怂恿小皇帝,彻底将这个眼中钉,肉中刺赶出内阁,彻底毁灭三杨内阁的影响。

  只不过他千算万算没想到,杨峥会说服陈敬宗干预这件事,半路上杀出程咬金的感觉,让王公公颇有吃苍蝇的感觉,心头既感自己的心思计划不够细腻,又暗恨陈敬宗多管闲事,两者在心里一阵激荡,心头难免有几分怒火,这怒火虽没发泄出来,但一言一行,一个表情,甚至是一个眼神都足以让刘林感到阵阵的寒意。

  刘林紧张的看了看太仓库,眼看着陈大人滔滔不绝,先前骚乱的局面,竟慢慢的平息下来,心头对陈大人的恨意不比王振少多少,比起王振他对陈大人的了解更多一些,就在数日前,这位老大人还上书言事,说是按照朝廷就制,监生视在监年月深浅,以次拨诸司历事。近来有因事故予告者,辄迁延累岁,伺拨历之期方行复监。往往入监虽先,在监实浅。如仍循此例,实助长奸惰。请计其肄业月日多寡以为浅深。其预告者于原限之处,如有过违,并同虚旷,如此,则勤者早得从政,而怠者有所惩劝。而监生所以必待其年久资深而后授官,是因为必使其渐涵滋久,增长见识,这是祖宗之良法。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