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章:大开眼界
给他们一条活路?”
杨峥眯着双眼看了一眼韦福,好一会儿才道:“放不放过你们,不是我说的算?”
韦福轻轻叹了声,道:“我也知道此事让你为难了,可我麾下的五千兄弟都是穷苦人家,他们做了弥勒教多半是迫不得已,如今大人剿灭了弥勒教,而我们也脱离了弥勒教,朝廷还不肯放过我们么?”
杨峥感受到韦福的诚恳,一个人愿意为了兄弟肯去求人,这样的人也坏不到那里去,而且当日若不是他反出弥勒教,自己能不能一举剿灭弥勒教还很难说,况且此人对秋儿姐姐多有保护,算起来自己还算欠他一个人情。
沉吟了一会儿道:“肯不肯放过你们,不在朝廷,也不在我,在你们?”
韦福对杨峥颇有好感,从红袖招一路到杭州古城,他甚至有一种交给朋友的感觉,本以为杨峥不答应是因为朝廷的压力,没想到他竟说不是朝廷,也不是他,这一下他有些糊涂了,这一次难道不是朝廷剿灭弥勒教么?
沈艳秋心思细腻,多少猜出了一些,可也不敢确定,一时沉默不语。
杨峥看韦福一脸的茫然,知道他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哈哈一笑大手狠狠地在沈艳秋翘臀上抓了一把,轻轻揉捏了一下,感受手掌带来的充满弹性的感觉,才朗声说道:“你们若是真心先做个寻常百姓,朝廷自然欢迎,本将亦是如此?”
韦福愕了一下,忽然明白了过来,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道:“多谢杨大人指点?”
杨峥道:“不用客气,这个也算是还你一路对秋儿姐姐的保护罢了,我朝tai祖皇帝当年早已定下规矩,禁止一切邪教,包括白莲教、弥勒教、明教,你们能重新回归百姓,实在是我大明之福,说去来我也没帮什么忙?”
韦福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人变得也轻松了起来,看了一眼沈艳秋想说什么,却犹豫着没说话。
“韦护法有什么不妨直说?”沈艳秋看了一眼杨峥,依偎在他的怀里对韦福道。
韦福看了一样杨峥又看了一眼沈艳秋,点了点头道:“那韦某就直言了,我想请韦护法回去?“
“回去——?“杨峥一愣,道:”你们不是脱离弥勒教坐回百姓么?怎么,贼心不死?“
韦福道:“杨大人误会了,我们虽是人人厌恶的弥勒教,但也知道一个信字,我既答应了杨大人,又岂会出尔反尔呢,再者有杨大人在,韦某区区五千人马岂敢与你为敌呢?”
………
………
说明一下,关于朱元璋与明教的问题,很多书友好奇,这里说明一下!
朱元璋部下分红巾军和儒生两类。红巾军早年追随韩山童,刘福通,彭莹玉等明教领袖都是明教徒,他们自然赞成用国号大明。对儒生来说,虽然他们不信明教,但认为明是光明,分开是日月,古代的祭祀礼制相符。而且,明朝起于南方,拿阴阳五行来说,南方为火,神是祝融;北方为水,神是玄冥,当时蒙古政权起于北方,正好应了阴阳五行相克的道理再则,上古神话中也有“朱明”一说,正好又应了皇帝的姓氏。
按照吴晗的观点,“大明”的意义的确出于明教。明教,原称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创,唐延载元年传入中国,因其崇拜光明,所以又称明教。明教的教义是二宗三际,即他们认为统治世界的明暗两种力量,为明暗二宗;明暗两种力量相互斗争,经过初际、中际、后际三个阶南京徐达墓段,为三际。明是光明,代表善和理;暗是黑暗,代表恶和欲�
杨峥眯着双眼看了一眼韦福,好一会儿才道:“放不放过你们,不是我说的算?”
韦福轻轻叹了声,道:“我也知道此事让你为难了,可我麾下的五千兄弟都是穷苦人家,他们做了弥勒教多半是迫不得已,如今大人剿灭了弥勒教,而我们也脱离了弥勒教,朝廷还不肯放过我们么?”
杨峥感受到韦福的诚恳,一个人愿意为了兄弟肯去求人,这样的人也坏不到那里去,而且当日若不是他反出弥勒教,自己能不能一举剿灭弥勒教还很难说,况且此人对秋儿姐姐多有保护,算起来自己还算欠他一个人情。
沉吟了一会儿道:“肯不肯放过你们,不在朝廷,也不在我,在你们?”
韦福对杨峥颇有好感,从红袖招一路到杭州古城,他甚至有一种交给朋友的感觉,本以为杨峥不答应是因为朝廷的压力,没想到他竟说不是朝廷,也不是他,这一下他有些糊涂了,这一次难道不是朝廷剿灭弥勒教么?
沈艳秋心思细腻,多少猜出了一些,可也不敢确定,一时沉默不语。
杨峥看韦福一脸的茫然,知道他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哈哈一笑大手狠狠地在沈艳秋翘臀上抓了一把,轻轻揉捏了一下,感受手掌带来的充满弹性的感觉,才朗声说道:“你们若是真心先做个寻常百姓,朝廷自然欢迎,本将亦是如此?”
韦福愕了一下,忽然明白了过来,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道:“多谢杨大人指点?”
杨峥道:“不用客气,这个也算是还你一路对秋儿姐姐的保护罢了,我朝tai祖皇帝当年早已定下规矩,禁止一切邪教,包括白莲教、弥勒教、明教,你们能重新回归百姓,实在是我大明之福,说去来我也没帮什么忙?”
韦福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人变得也轻松了起来,看了一眼沈艳秋想说什么,却犹豫着没说话。
“韦护法有什么不妨直说?”沈艳秋看了一眼杨峥,依偎在他的怀里对韦福道。
韦福看了一样杨峥又看了一眼沈艳秋,点了点头道:“那韦某就直言了,我想请韦护法回去?“
“回去——?“杨峥一愣,道:”你们不是脱离弥勒教坐回百姓么?怎么,贼心不死?“
韦福道:“杨大人误会了,我们虽是人人厌恶的弥勒教,但也知道一个信字,我既答应了杨大人,又岂会出尔反尔呢,再者有杨大人在,韦某区区五千人马岂敢与你为敌呢?”
………
………
说明一下,关于朱元璋与明教的问题,很多书友好奇,这里说明一下!
朱元璋部下分红巾军和儒生两类。红巾军早年追随韩山童,刘福通,彭莹玉等明教领袖都是明教徒,他们自然赞成用国号大明。对儒生来说,虽然他们不信明教,但认为明是光明,分开是日月,古代的祭祀礼制相符。而且,明朝起于南方,拿阴阳五行来说,南方为火,神是祝融;北方为水,神是玄冥,当时蒙古政权起于北方,正好应了阴阳五行相克的道理再则,上古神话中也有“朱明”一说,正好又应了皇帝的姓氏。
按照吴晗的观点,“大明”的意义的确出于明教。明教,原称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创,唐延载元年传入中国,因其崇拜光明,所以又称明教。明教的教义是二宗三际,即他们认为统治世界的明暗两种力量,为明暗二宗;明暗两种力量相互斗争,经过初际、中际、后际三个阶南京徐达墓段,为三际。明是光明,代表善和理;暗是黑暗,代表恶和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