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不修就滚
r />
  正厅舒朗开阔,正前方摆放着翘条几、八仙桌,左右两侧对称的摆放着四把椅子,左右侧墙上是书画屏条。

  “这些字画太可惜了。”卢藏锋惋惜不已的开口,就这么挂在墙壁上,只是做了最简单的防护措施,导致字画都因为潮湿而发霉了。

  “好在还能修复。”方棠收回目光看向正厅里的桌椅家具,上面都一层灰了,都是上好的红木,只要保养一下就能焕然一新。

  转身向着正厅外看了去,朝向正厅这边则是一座砖雕门楼,但石块已经斑驳脱落。

  楼高约三米,宽约两米,上覆砖飞檐,刁角高翘,下承砖头拱,结构紧凑,正中的匾额已经金漆已经剥落了,匾额也有些的腐朽,都需要进行修复。

  “那五个人谁擅长木雕的修复?”方棠转身看向身后的卢藏锋,包括方棠在内,一共有七个人,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分工也明确。

  “小赵和钱原擅长木雕这一块。”卢藏锋赶忙回了一句,一座古宅的修复是漫长的过程,不过有资金支持,技术、人工都到位,修复的速度大大缩短了。

  除了建筑本身需要修复之外,宅子里的这些木质家具,包括里面陈旧的字画,破损的陶瓷摆设,这些都是需要修复的。

  卢藏锋将这座宅子的登记名录递给了方棠,“里面大多数瓷器都是民国时期的,有几件破损的是清朝的,主宅的家具是红木,客房则是普通的酸枝木,房屋横梁门窗大多数是银杏木。”

  方棠快速的翻阅着名录,总体来说韦宅里并没有多少珍贵的古董,不过上百年的老宅本身就是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韦家人早年搬去国外了?”方棠微微诧异,目光再次看向正厅的摆设。

  翘条几两端摆放着两个小冬瓜瓶,瓶身是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的吉祥图案,敞口短颈,瓶身圆润丰满,景德镇的官窑烧制的工艺。

  只可惜两个小冬瓜瓶一个瓶口裂了,一个瓶底有裂纹。

  “对,修复组这边联系到韦家人之后,韦先生立刻就让秘书将授权书传真过来了。”卢藏锋之前看了韦宅的资料,知道的也详细。

  西街口的这些老宅子都是有主的,虽然响应申遗的政策自愿拿出来了,但宅子里的这些家具和古董都属于原房主,所以都一一进行了登记,修复之后自然要摆在宅子里。

  “韦宅留下的东西是不是太少了?”方棠视线再次看向手中的名录,大大小小登记在册的不到两百件,其中木制的家具占了一大半,对占地有五百多平的宅子而言,留下来的摆设太少了。

  卢藏锋笑着回答,“韦宅是不多,可听说d区那边有座宅子,连家具都搬走了,就剩下一座空宅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被小偷给光顾了,听说是家业败落了,这些年陆陆续续将老宅的东西都搬空了,连那些门窗都拆下来卖掉了。”

  所以讲宅子修复之后,还要摆上相应的家具和摆设品,对比之下,韦宅也算好的,至少家具什么的都在。

  方棠明白的点了点头,之前她想着韦家人搬去国外,老宅里应该会留下不少的摆设品。

  不过听完卢藏锋的解释,方棠估计韦家当年搬走前也将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拿走了,这对小冬瓜瓶因为破损,所以就留下来了,虽然方棠一眼看出这两个冬瓜瓶价值不菲。

  顺着正厅后的门廊向着内宅走了去,方棠推开门走近左侧的书房,倒是有不少的藏书,不过都是没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