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歧路之悲(一)


  杜氏铁青了脸,冲城门口啐了一口,说道:“咱们堂堂游击将军的家眷,不曾吃他的一粒米,喝他的一口水,怎么还不许人走他的道?不开眼的周军,怎么不来围他的城?”

  “咱们要过长江,也不是非得经过濮阳城,只是这会天色晚了,要再绕路,怕来不及。”偃武做惯了冯将军的贴身侍卫,对冯夫人得奶娘倒是毕恭毕敬,“咱们今晚是在城外歇一宿,还是继续赶路?”

  “歇一宿吧。”杜氏叹气,放下帘子,看见两个女孩儿紧紧依偎着,跟相亲相爱的鸟儿似的,睡得倒踏实。寄柔的腮上还挂着泪,两道细长黧黑的眉毛下,纤密的睫毛如蝶翼般轻轻震颤着。杜氏怜爱地贴了贴寄柔的脸颊,轻叹道:“我可怜的柔姐呀。”

  寄柔被这点动静惊醒了。她揉了揉肿成桃子样的眼,嘶哑着嗓子问:“嬷嬷,咱们到金陵了吗?”

  “快到啦。”杜氏笑道:“柔姐继续睡吧,等到了天亮咱们再赶路。”

  寄柔靠着侧壁坐起来,怔怔地看了看外头,说:“嬷嬷,我想爹娘了,咱们往回走吧?就算周军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爹手下有好多兵呢,准能把他们都赶走。”

  “胡说!”杜氏顿时拉下脸,把车帘子从寄柔手里扯回来。帘子一盖,车厢里陷入了昏暗中,杜氏面无表情,一字一句地叮嘱寄柔,“姑娘,你十四岁了,是个大人了,说话得知道轻重。夫人瞒着老爷,三更半夜里送你出城,还不是为的送你平安到江南姨太太家?偃武、见喜和嬷嬷我,一路上心惊胆战的都是为了谁?你这会说不走就不走了,想让夫人责怪嬷嬷吗?万一真定城守不住,你有个三长两短,冯家断了根,又让夫人老爷怎么跟列祖列宗交代啊?”

  寄柔忍不住,眼泪唰的流下来,“要是真定守不住了,娘可怎么办啊?”

  杜氏闻言眼圈一红,强笑道:“那也没办法,那是她的命。姑娘得走,夫人不能走,她嫁给老爷了,就生生死死得在一块。姑娘,你别怪嬷嬷心狠,嬷嬷从夫人刚生下来就给她喂奶,拉扯她到如今,看她比闺女还亲,她留在真定走不了,嬷嬷心里跟刀割似的。可嬷嬷还得护着你呐!你要好好的,等咱去了金陵,过不了一年半年,周军退兵了,夫人还接你回来。”

  寄柔心如刀绞,无话可说,只得扑进杜氏怀里,两个人默默流泪。那丫头见喜,年纪尚幼,不过十二岁,还一团孩气。见寄柔和杜氏哭得伤心,也只得在一旁闷坐发呆。她是冯府的家养奴婢,无父无母的,倒也无甚牵挂,只是常听姑娘提起,金陵姨太太家门第煊赫,规矩又大,像她这样嘴笨手拙的丫头,是免不了要时常吃巴掌的,于是小嘴一噘,团团脸上显出愁容来。

  杜氏伤心了一阵,因为怕寄柔哭坏了身子,便强令她止了泪,又叫见喜去汲水,两人一阵忙乱,伺候着寄柔吃了些点心,草草盥洗,便互相拥着,在马车里睡了。

  到了翌日,寄柔已经缓了过来,虽然眼皮仍是肿的,心思倒不那么沉重了,间或也和见喜说笑几句。杜氏遂放下心来,叫偃武加紧赶路。到了济宁,好换走水路,一叶扁舟顺流而下,直奔金陵徐府。

  杜氏心里松快,心思也活泛起来,见见喜这个丫头一路上只是发呆,手脚并不伶俐,脸盘也不甚出色,便皱眉心想:带这丫头上路,到底是个累赘,等到了徐府,索性将她卖了,好生调|教两名得用的丫头给姑娘,以后万一要在徐府常住,也好帮扶着她。

  既然打定了主意,便睁只眼闭只眼,不去管它。

  赶了半晌的路,人困马乏,偃武停下车来,牵着马去路边吃草饮水。见喜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