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御驾亲征
�正面作战,被黑浮都冲溃。溃军仓皇渡河,丧失了所有的战马粮草,慕容城强行渡河,遭遇埋伏,数战不利,于是退据黄河北岸,伺机南下。</br></br></br></br>这已经是八月中了。</br></br></br></br>这意味着,在八月初的时候,燕人与叛军就已经将河北道全境收入囊中了。</br></br></br></br>“这个吕彰,倒是......吕家不出世的天才了。”</br></br></br></br>谢神策这样感叹。</br></br></br></br>任中行有些恍然,说道:“当年山东道世家讨伐西风领,名义上领军的是府兵将领,实际上幕后谋划的,就是这名吕家直系子弟。此人极为聪慧,但平日里十分低调,几乎足不出户,最喜兵书,平身最仰慕的人,一是前朝霍去病张寇之,还有就是......”</br></br></br></br>“是谁?”</br></br></br></br>“谢帅。”</br></br></br></br>谢神策愕然,说不清心里什么滋味。幼年时候最是皮厚不要脸的色坯大叔,在人生的后半段才得到最疼爱的侄子的真心尊敬,却早早的被一名堪称可继承衣钵的外姓人崇拜。</br></br></br></br>这种我不珍惜别人且视若珍宝的人或物,便一直这样下去,或许也没什么。但要挠心的是,你在他即将逝去的时候,才认识到他的珍贵。而之前,明明就知道他确实是珍贵的,可就是没有珍惜。</br></br></br></br>任中行显然在这位吕家直系子弟的身上下过功夫,当下娓娓道来:“其人八岁时,棋之一道便与同族无敌,山东道名士数次邀战,或是避而不见,见则大举刀兵,来人无不溃败,再无颜面执子.......其时江水以南有顾家少年郎,河水之南有吕氏佳公子,好事者称之为‘江有顾而河有吕’,评价极高......”</br></br></br></br>谢神策对此是有耳闻的,来源与顾顺行的一次聊天,只是顾顺行对这位吕家佳公子也明显不熟,除了知道山东道有人能早名气上与自己分庭,其他的一概不知。</br></br></br></br>其实也怪不得顾顺行不知道,一个于商道与才学,一个痴迷兵法尤擅棋道,两人根本没有交集,谈不上交流更没有往来。</br></br></br></br>这样两个互不相干的人,是山东道与淮扬道公认的最聪明的两个人。</br></br></br></br>乱世必有英雄出,山东道遭逢燕人与北方军叛军的进逼,于是吕彰挺身而出。</br></br></br></br>只是结果并不像英雄传奇中说的那般圆满。</br></br></br></br>然而即便如此,吕彰收兵回了山东道,也成为了山东道举足轻重的人物,不在州郡刺史之下,是可以与观察使李图转运使魏燎山东道都督府同席而议事的新星。</br></br></br></br>于是在河北道全境沦陷,天下哗然大晋颤抖之际,吕彰与太子一般,成为了晋人心中最后的意思安慰。</br></br></br></br>虽然......毕竟.......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的。</br></br></br></br>吕彰率数万府兵大战北方军名将羽花亭岳令江,又与慕容城激战的故事,自然不像被迅速编辑成说书的故事那样跌宕起伏,但也绝不至于一般请报上的记载。</br></br></br></br>谢神策很惊叹于这个比自己还小的年轻人,居然能够在必败之局下强行坚持半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