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大与小的细节
��我们吃什么?

  维护统治的每一块砖石,其利益都是需要统治者仔细掂量的。

  于是分田地,就成了忌讳。

  这个忌讳,其实一定程度上,皇帝们是愿意尝试的。

  首先,大量的荒田无主田被清理出来,再被分出去,就直接能增加财政税收。

  其次,百姓有了自己的田地,手上宽裕了,人健康了,军队会更强大。

  最后,田地还可以将依靠其生存的百姓,死死拴在上面二不用担心他们不安分。

  当然,好处绝对不止这三点。在如今这样诸国争霸求统一的时代,富国强军更是每个国家每个君王都梦寐以求的。

  只是,改土必然要变法,而变法,岂是那么容易的?

  李恢管仲商鞅,王安石张居正,有哪一个下场好了?

  做臣子的没有好下场,做君王的,在后世的史书上,会有好名声?

  每个人都怕。不但生前事,而且身后名。

  然而……

  这一切,在谢神策这里,就不存在了。

  没有中央集权那么高大上的东西束缚,华夏城就是一张白纸,谢神策用红墨,画出来就是红的,谢神策用黑墨,画出来就是黑的。

  于是在这个冬天第二场雪的时候,华夏城第一批田山地的分配,就开始了。

  这样的分配,在谢家幕僚的指挥下进行的井井有条,辅助以鼓动性的宣传,仿照商鞅二十等爵制的激励条例发行出来,着实让一些人振奋。

  毕竟,有自己的田山地,那是所有流民梦寐以求的。

  谢神策在这段时间,异常忙碌,不只是分田地的事,更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处理,常常到深夜书房依旧灯火通明。

  淮扬道来的书信,经过数到中转运过来的物资,与西北的沟通,谢家铁卫各处渗透传回来的情报……

  此时的华夏城,就像一个巨大的大脑,集中了谢家隐藏的各种人才,在谢神策的指挥下,对四面八方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然后做出决策,再传送到信息发出的位置。

  这样的工作其实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之所以这段时间最忙,是因为十二月,已经是正隆十一年最后的一个月了。

  在这最后的一个月,那些这个时代叱咤风云的枭雄们,其目光依然是在有数的几个地方。

  西北,河北道,湖北道,淮扬道……

  于是一些地方的细微动作,就被一些人,无意识的忽略了过去。

  比如在十二月中的时候,一个哑巴与一名奚人狼骑共进晚餐。一个翩翩如玉的少年公子在有红衣陪伴的男子帐中,下了一盘棋。一个相貌极其普通的男子,用小西瓜那么大的圆球,炸开了一块万斤巨石。

  轰……这个时代人们最引以为豪的战争模式,从此彻底发生了改变。

  这样的时代变革,起源不过是硝石硫磺等炼丹的东西。其向这个时代发出呐喊的介质,不过是一根铁质的空心筒。

  …………

  既然下雪了,纳罕将军等人也不好多久,毕竟出来将近一月,寸功未有已是丢人,要是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