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的章 陈华的骄傲
�实的生存下去。

  现在,陈华自以为正走在这条路上,虽然走的不远,但步履轻快。

  这是难得的机会,他一定要狠狠抓住,紧紧抓住。

  陈华的思绪在很短的时间里转了数千里,然后又在一瞬间回到现实。

  清了清嗓子,陈华说道:“陛下,臣以为,河北道沦陷的如此之快,除了叛军以及燕人的骑兵过于强大机动之外,我军的粮草运转,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且,臣以为,粮草,一直是重大的问题。”

  这话很直白,陈华说完,又有些得意。

  一些人是不敢说这话的。尤其是在这个时候。

  粮草一直是很严重的问题,严重到能影响战局。

  既然如此,你怎么不早说?你这么说,意思是陛下之前首肯的策略都是错误的?而且你之前也有错?

  事后诸葛亮,这句脱胎于那个年轻人的话本小说中的名句,用在此时的陈华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很多人都这样想。

  晋帝的眼睛微微眯起,陈华在一瞬间出了一身冷汗。

  下一刻,晋帝笑了。

  “陈卿不妨说说?”

  数名大佬身体齐齐一震,随后陈华洒然一笑。

  终究还是.......需要我的。

  “朝廷之前的决策,是全力支援河北道,以阻挡叛军以及燕人南下的步法,如不可为,也应当能尽量延缓其速度,此方法在当时看来,是没有错的。”

  “然而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叛军准备充分,稳扎稳打,前锋因为有燕人的分担,压力小了很多,故而能够在一日之中,百里突进连下三城。”

  “而随着战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北方军旧部意识到,自己在河北道,其实是没有多少退路的。”

  “一方面,打是打不过的,另一方面,退又退不了。”

  “后退的,到目前为止,有十三人,这十三人,全部被弹劾心中有鬼,冠以莫须有的罪名,或是夺职,或是软禁,没一个有好下场。”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能退,当即没有被治罪弹劾,往后又当如何自处?”

  “还不如投降了叛军。”

  “所以从一些军报上可以看出,有些地方,叛军来了,便是望风而降......”

  “所以陛下,臣以为,我们之前的方略有问题。”

  “我们之前将河北道看的太重了,以为能够凭借强大的转运,强大的军队,将叛军以及燕人的步伐拖在河北道,等到山东道大军调配完全,再来一场正面的对决......现在看来,并不正确。”

  “因而我们之前转运的重点,就在河北道。我们将太多的粮草,运送到了河北道。这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作为户部尚书,这么说其实是有些过了的。但是陈华不介意。

  他知道晋帝虽然不喜欢听,甚至会很厌恶这样的话,但是他要说。

  道理或许在座的所有人都懂,但是敢说出来的,陈华自认为,只有他一个。

  在陈华说完,晋帝坐正了身体,笑道:“陈卿所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