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入太学

  皇后笑道:“好孩子,快入座吧。来,坐到姨娘旁边来,十几年不见了,得让姨娘好好瞧瞧。”说着让谢神策走到身边,拉着谢神策的手坐下。道:“哟,长得真如你父亲年轻时一般,看看你那姑姑把你教养得,果真是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不愧是当年晋阳之花教出来的,淮扬道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是个极养人的好地方。”

  谢神策的双手被皇后姨娘握住,只觉得一片清凉圆润,心想这么个四十多岁的老女人的手居然堪比少女,真是妖孽。

  忍住鸡皮疙瘩,谢神策低下头小心答道:“回姨娘话,淮扬道确是山清水秀,不同与中原大地的壮观雄伟。姑姑就曾有诗怀念北方大地的风情。”

  婉婷公主好奇道:“哦?是什么诗?”

  谢神策道:“大漠雄关真如铁,将军关山从头跃。携手同战壕,不见江南故人老。”

  “好诗!”话一落音,皇后便立即拍掌叫好。“只是诗中多有哀怨,确不知何故?”

  谢神策道:“是姑姑追忆当年函谷关大战所做。因淮军中多有当年老卒,塞外征战十载,回到家却是物是人非,故有感。”

  婉婷公主听此言却不满,秀气的细眉一蹙道:“胡说,朝廷向来厚待还乡老卒,那里有你说的那么凄惨。”

  皇后笑道:“你一个生于皇家的女儿,哪知道军士的辛苦,你父皇近些年已经缩减了许多边军,转向边军的银子物资比往年好了不知多少。还乡士兵生活怎地还如此?”

  最后一句却是问向谢神策的。

  谢神策赶紧答道:“娘娘公主误会了,姑姑所言,乃是当年红颜知己,十年未见,早已嫁作他人妇,再也不复当年模样,由是心生悲伤。却不是生活困顿所致。至于军士待遇,神策在淮军中所见所闻,哪里和困顿沾得上边。姑父常说,当今天下,除了列国皇城军,大晋的士兵乃是最享福的。”

  “哈哈哈,婉婷,你听听,母后就说你读书不用功,你看,错解了你姨姑姑的诗。当众出丑了吧?”

  婉婷公主倒是一点不觉得出丑,笑嘻嘻的说道:“嘿嘿,女儿才懒得和太学里的老头儿相对摇头晃脑呢,傻乎乎的,忒没劲了。”

  皇后摇头道:“你这丫头,只知疯玩,毫无淑仪,将来如何嫁的出去。”

  “那就一辈子不嫁,女儿一辈子陪着父皇母后。”

  皇后闻言,佯作大怒,骂道:“泼皮样子,哪有女儿不出嫁的,改天就将你丢到不知哪家嫁出去!”

  “那母后怎么舍得......”

  谢神策听得母女两嬉笑怒骂,竟是极为和谐。不禁感叹皇帝皇后对这个女儿的宠溺真是到了极点。不说别的,在滁州,除了几个特殊的孩子,王家第三代见了王老尚书和父母就跟老鼠见了猫一样,哪里有多少欢笑,更何况是这种婚姻大事上的玩笑。寻常富贵人家就少见亲情了,更遑论是天家。

  谢神策自己就深有体会,那个坐在对面的女人,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十年来跟自己说话不就是惜字如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