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民国那个反派妈
��口给换票的,“粮票换成饭票要补点钱,不过也不多,你别忘了带。”

  “开水房在我们女生楼后面,早中晚都会开放一段时间,到时候阿姨把时间贴在公告板上,到点儿排队打。”

  “学校后门那边有一个小卖部,里面卖一些小型日用品,这是专门开设来给学生们提供方便的,不需要票,像肥皂、牙膏这类消耗品就去那头买。”

  “还有洗澡呢,得上公共澡堂……”

  阿姨真是超额在完成舍管员的任务,她方方面面都关照到了,让千里迢迢北上读书的郁小夏感受到了首都人民的热情和温暖。

  等说够了,阿姨还挺不好意思:“你才来报道我就说这么多,怕是把你说晕了,那这样,你先上楼去收拾收拾,也歇口气。对了,闺女你带水壶没有?我给你满一壶热水,这还没到点儿你打不上。”

  郁夏就从挂在胳膊肘上的布口袋里取出铝制水壶,阿姨接过去还给涮了涮,提起开水瓶给她倒了一壶。

  “阿姨我们啥时候领书?学生证上哪儿办啊?”

  舍管阿姨替她拧上壶盖,递还过去,跟着回答说:“书是班上统一发,到时候有人通知你。学生证也是一样的,过几天应该有人带你们去拍照。那个办下来之前都是用录取通知证明身份,你要出校或者办什么事别忘了带上。”

  ……

  这么一通聊下来,开学要注意的方方面面郁夏心里都有数了,眼看着又有女同学进宿舍楼,她同王阿姨打了个招呼就背起大包上二楼去,过去二零五一看,门关着,还没人来呢。

  郁夏拿钥匙将门打开,走到最里头那张床前,她顺手把口袋放在桌上,把包袱搁地上,歇了口气,顺便打量起这间要住好几年的宿舍来。

  这条件比起后世相当简陋,和同时代的农村相较却已经很好了。屋里摆着四张床,宽大概一米,桌子是四人共用一张,长条状的,带四个能挂锁的抽屉。每个铺位又各自配了个柜子,郁夏将略小那把钥匙取出来,打开柜子一看,里头塞得满满当当,具体是些什么一眼看去真没瞧明白,只能看出有棉被有毛毯有床单,最顶上是个枕头。

  床单被套什么一水儿的全是天蓝色,没有印花,郁夏将床单铺在棕垫上,四面压好,放上枕头,棉被和毛毯就由它放在柜子里,她把毛巾被取出来放在枕头上。

  这样叠过之后,柜子里就剩下了一点空间,这点空间可以用来放冬天的衣服,她把柜子里头压了又压,将暂时用不到的全锁进去,降温之前都不用动它。这阵子要穿的就留在背包里头,先凑合着放在床下。

  带来那两条毛巾搁她那抽屉里,还有个塑料口袋里装着牙膏牙刷肥皂之类的,也规整好一并放进去。

  她先把东西分门别类放好,之后从门后面找到一把崭新的扫帚,将宿舍清扫一遍,再拿抹布将桌面窗台这些地方擦上一遍。这些活过去这半年郁夏都做惯了,动作麻利得很。

  同宿舍另外三个人来得晚一些,有一个是当天傍晚,还有第二天第三天来的。

  四人之中走得最远就是s市来的郁夏,其他三个全是北方人,甚至第三天那个还是本市的,也因为是本市的,她比别人有多几分优越感,来的时候有爸妈陪着,本人就坐在床上吃水果,送她来那几个忙进忙出还不忘记询问同宿舍其他人的情况。

  “我们娟子是学护理的,你们三位同学都是哪个系啊?”

  因为知道她是本地人,哪怕看着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