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八零年,有点甜
,虽然说郁夏不是她闺女,那也是侄女,侄女有大出息,家里其他姑娘也跟着涨身价,血亲之间总能互相借势的。
桌上人人都高兴,要说不是滋味的大抵只有郁春,不过她很快也调整过来,心说二妹越出色越好,她是郁夏的大姐,到时候和高家说亲也有底气。
饭桌上总不缺谈资,郁大伯还在说这两天大队上都在羡慕他们家,家里人走哪儿都风光,家里有个会读书的真好。郁夏不搭腔,就听着,郁爸叹一口气:“二妹出息大,我心里也舒坦,就是我和她妈没本事,怕拖累她……”
“什么拖累不拖累?食堂里头米饭几分钱,素菜一毛,荤菜四毛,一学期也就能吃几十块。报名费费也用不了多少,咱们公社高中一年才三块钱。”
郁爸瞅他哥一眼:“那可是大学,大学能和高中一样?”
“翻十倍那也才三十。就是火车票贵点,听说从咱们这头去京市硬座要好几十。”
郁春闷头吃了一气,这会儿才插句嘴,说是三十六。
一桌子人朝她看来:“大妹你咋知道?”
“……”重生来的有啥不知道?可这也不能明说,郁春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多嘴了,含糊应道,“先前在缫丝厂上班听说的,去沪市十九,去京市三十六。国家打击投机倒把,哪能让你轻轻松松全国跑?衣食住行里头最难就是出门,郁夏要真去首都上学,恐怕过年也回不来,去来一趟的开销能抵一学期伙食费。”
全家上下也是唏嘘,郁妈已经提前不舍了,那考上大学了不是好几年见不着人?
“还是别走那么远……”郁妈一张嘴就挨了婆婆的筷子头,“你闭嘴吧,啥也不懂就会耽误你闺女的前程,夏夏要真能考上首都的大学那就去!好好念,毕业之后分配个好工作,争取把你和她爸接上京,那才是招人羡慕的好日子。”
郁夏点点头:“我好好读,也把爷和奶接上京。”
老太太笑得好不高兴,她已经在心里估算开销了,火车票要三十六,吃饭一个月算十五,学杂费算四十,还要添置点东西,她还是保险起见准备个二百块,后头的再慢慢存,回头一学期给郁夏寄一次钱。
别说围在旁边听热闹的社员们,就连报社记者都挺意外:“还有这出?先前都没听您说起。”
领导心想我不要脸面的?这种牛总归要到人多的地方来吹!
大家伙儿都好奇,催说然后呢。
“然后啊……京市医学院也不是吃素的,半年前那次冬季高考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基本都让清大京大招去了,好不容易有个这么拔尖的同学三个志愿全报了医科,第一志愿还就是他们学校,京医大招生办哪肯放人?他们效率从没这么高过,赶着发了录取通知。”
省里的领导指了指郁夏手里那张薄薄的通知书,“就这个,是投递到我省的第一份录取通知书,别的都还在等消息。”
社员们就爱听这些,平常总弯下干农活的背脊挺得笔直笔直,郁家二妹真是给全生产队长脸了。
这年头,农村学生要谋出路不容易。就说高考,假如说同省份同录取线两个考生同分了,优先录取城里的。再说城里还有各种技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蓝领,这种学校因为录取分数很低,根本不招收农村学生,要报考就得是非农业户口……因为类似种种限制,农村孩子要走出去就一条路,参加高考,考过录取分数线,能过录取线哪怕上不去大学本科,总能上个大专之类,也比耗在乡�
桌上人人都高兴,要说不是滋味的大抵只有郁春,不过她很快也调整过来,心说二妹越出色越好,她是郁夏的大姐,到时候和高家说亲也有底气。
饭桌上总不缺谈资,郁大伯还在说这两天大队上都在羡慕他们家,家里人走哪儿都风光,家里有个会读书的真好。郁夏不搭腔,就听着,郁爸叹一口气:“二妹出息大,我心里也舒坦,就是我和她妈没本事,怕拖累她……”
“什么拖累不拖累?食堂里头米饭几分钱,素菜一毛,荤菜四毛,一学期也就能吃几十块。报名费费也用不了多少,咱们公社高中一年才三块钱。”
郁爸瞅他哥一眼:“那可是大学,大学能和高中一样?”
“翻十倍那也才三十。就是火车票贵点,听说从咱们这头去京市硬座要好几十。”
郁春闷头吃了一气,这会儿才插句嘴,说是三十六。
一桌子人朝她看来:“大妹你咋知道?”
“……”重生来的有啥不知道?可这也不能明说,郁春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多嘴了,含糊应道,“先前在缫丝厂上班听说的,去沪市十九,去京市三十六。国家打击投机倒把,哪能让你轻轻松松全国跑?衣食住行里头最难就是出门,郁夏要真去首都上学,恐怕过年也回不来,去来一趟的开销能抵一学期伙食费。”
全家上下也是唏嘘,郁妈已经提前不舍了,那考上大学了不是好几年见不着人?
“还是别走那么远……”郁妈一张嘴就挨了婆婆的筷子头,“你闭嘴吧,啥也不懂就会耽误你闺女的前程,夏夏要真能考上首都的大学那就去!好好念,毕业之后分配个好工作,争取把你和她爸接上京,那才是招人羡慕的好日子。”
郁夏点点头:“我好好读,也把爷和奶接上京。”
老太太笑得好不高兴,她已经在心里估算开销了,火车票要三十六,吃饭一个月算十五,学杂费算四十,还要添置点东西,她还是保险起见准备个二百块,后头的再慢慢存,回头一学期给郁夏寄一次钱。
别说围在旁边听热闹的社员们,就连报社记者都挺意外:“还有这出?先前都没听您说起。”
领导心想我不要脸面的?这种牛总归要到人多的地方来吹!
大家伙儿都好奇,催说然后呢。
“然后啊……京市医学院也不是吃素的,半年前那次冬季高考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基本都让清大京大招去了,好不容易有个这么拔尖的同学三个志愿全报了医科,第一志愿还就是他们学校,京医大招生办哪肯放人?他们效率从没这么高过,赶着发了录取通知。”
省里的领导指了指郁夏手里那张薄薄的通知书,“就这个,是投递到我省的第一份录取通知书,别的都还在等消息。”
社员们就爱听这些,平常总弯下干农活的背脊挺得笔直笔直,郁家二妹真是给全生产队长脸了。
这年头,农村学生要谋出路不容易。就说高考,假如说同省份同录取线两个考生同分了,优先录取城里的。再说城里还有各种技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蓝领,这种学校因为录取分数很低,根本不招收农村学生,要报考就得是非农业户口……因为类似种种限制,农村孩子要走出去就一条路,参加高考,考过录取分数线,能过录取线哪怕上不去大学本科,总能上个大专之类,也比耗在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