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彪炳史册【大结局】
; “考斯特志愿部队的德籍幸存者在比勒陀利亚陷落后,作为战俘陆续被英国政府遣返回德国。那些担任过指挥人员的军官——他们马上恢复了在德国陆军中的职务和军衔——详细地报告了南非的战况,特别是双方在第一线使用机枪的惨烈战斗。威廉和他的将官们如梦初醒,急不可待地开始寻找可以列装的新式机枪。9102年,西奥多.伯格曼设计的水冷式重机枪被德国陆军选中,并首先送到西南非洲服役,屠杀赫雷罗人与霍屯都人起义者,而后又在席卷德属东非的马及马及叛乱中杀死了近20万当地人。伯格曼9102式机枪在经历过战斗后的改进型,9110年正式定型为mg10重机枪,成为世界大战中协约国军队最恐惧的对手。”

  “大乾帝国与日本帝国争夺朝鲜的战争是有史以来自动机枪首次大规模地展现威力。装备9092式勃朗宁机枪的海军陆战队的数量远少于装备马克沁机枪的大乾帝国陆军。但他们拥有机枪的比例却不低。9097年,帝国陆军的一支重机枪连只有4挺马克沁9090或9097式机枪,而陆战队机枪连有6挺9092式机枪。而且陆战队的编制和作战都更加灵活,重点方向上守备或进攻的步兵营往往能得到一到两个机枪连的支援。这让连一挺自动机枪都没有的日本陆军损失惨重,而且丢尽了日本人极为看重的脸面。”

  “朝鲜西部最重要的贸易港口仁川从一开始就被日本帝国陆军列为志在必得的目标。挡在日本陆军第一军面前的似乎只有一道虚弱不堪的障碍:1300名海军陆战队员,仅相当于攻击兵力的十分之一,但拥有六个勃朗宁式机枪连。日本陆军的将领们很快会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他们花费了近半个月才设法‘扫清’了仁川的外围防御阵地。那些根本无法称作据点的临时阵地上驻守的防御者只是一支支陆战队士兵临时编成的特遣队。每支特遣队的核心是一到两挺9092式机枪,和若干名步枪手。日本行军纵队或是骑兵侦察队先是遭到步枪狙击,当日军指挥官判断敌方数量很少,于是下令发起冲锋一举歼灭敌人,攻击者就这样便落入了机枪火力编织的陷阱。当姗姗迟来的日军炮兵开炮试图解救正遭到勃朗宁机枪惨杀的步骑兵时,特遣队立刻撤出阵地,前往计划中的下一个伏击地点。这样零敲碎打的伏击战充分发挥了陆战队战术灵活的优势,令日本第一军上下叫苦不迭。他们进行的速度越来越慢,最终止步于仁川东北郊外的桂阳山防线,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进攻战。”

  “日本第一军终于搞明白一个事实,除了人数,他们相比仁川的守军没有任何优势,火力上甚至处于劣势。因为确信除了西部江华岛和永宗岛上的海防炮台外,仁川其他地区没有任何永备性工事,第一军只配属了野战炮兵,携带的最大火炮仅是2.95吋口径克虏伯炮。这样水平的炮火不但对守军的由铁丝网壕和机枪掩体构成的野战工事毫无威胁,连压制陆战队炮兵都无法做到,反而完全被对方压制——除了同样口径,但射速要快上三倍的哈乞开斯式舢板炮,在桂阳山岭的阵地上还部署了装备陆地炮架的4.7吋远程舰炮。更不要说通过回光信号机,陆战队可以方便地召唤帝国舰队的炮火‘清洗’日本军队的阵地。”

  “原以为是伸手就能捏碎的软柿子,却让第一军的将领们感到现在是撞到了一块铁板上。要求增调重炮的申请被参谋本部驳回——陆军正在拼命地搜罗各型重炮以求击破乾国军队的平壤—大同江防线,没有一门大口径火炮可以被浪费在次要方向上。万般无奈下,第一军只能指望步兵进攻去摧毁炮兵阵地。于是陆战队的机枪连又有了表演的舞台。”

  “他们的表演实在太出色。日军困扰地发现他们无法集中兵力攻击乾国人据守的任何一个山头。当日军步兵攀爬着山坡艰难地前进,自以为找到了可以躲避山顶射来的子弹的死角,但相邻山头上的陆战队机枪阵地却以猛烈的侧射粉碎了日军的希望,将他们无情地永远留在山坡上。当负责指挥进攻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