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逃跑和追杀
>
如同无头苍蝇般的“西京丸”仿佛一头撞进了一个炮弹横飞的恐怖巷道,在硝烟弹雨中艰难地向前航行,舰体上早已遍体鳞伤,大小火炮都沉默不语。伴随着射向“西京丸”的小口径机关炮弹的不断爆炸,炮位附近的十余名日本水兵被弹片击中毙命,甲板上一片血肉横飞。
此时飞桥上的井上良馨,一手抱着头,一手抓着栏杆,伏在了飞桥之上,在周围横飞的弹雨中瑟瑟发抖,全然没有了刚刚下令挂信号旗询问伊东佑亨为什么撤退的叱咤样子。
现在的他,大概后悔没有早早的撤离战场了。
井上良馨不会知道,就在此时,“建勋”号上,一位乾国军官正拿着相机,对着他不住的拍摄着,他的形象,将在战后很快出现在世界各国的报纸上。
当“建骥”、“建勋”2舰合力围攻落单的“西京丸”时,乾国舰队阵列的前方,硝烟中又出现了一艘日本军舰,弱小的“赤城”舰。
“赤城”是排水量仅有612吨的炮舰,此刻是战场上交战双方序列中最小的军舰,名为炮舰,实际称之为炮艇更为合适。这艘军舰属于“摩耶”级炮舰,是4艘同级舰中最后建成的1艘,9090年7月在日本的小野滨造船厂完工,军舰的长度只有区区47米,和乾国海军的蚊子船长度类似,宽度8米,吃水非常浅,仅为2.95米。和“摩耶”级最早完工的“摩耶”、“鸟海”2艘军舰不一样,“赤城”舰的舰体没有再采用传统的铁制船壳,而是和另一艘姊妹舰“爱宕”一起都用了更为时兴的钢。军舰采用的动力设备是2台水平往复蒸汽机,功率960马力,双轴推进,新造时测得航速为12节,经过改造动力系统后航速增加到了14节。
作为1艘炮舰而言,“赤城”舰的舰体设计显得略为怪异,军舰外观上的主要识别特征为双桅单烟囱,前后桅上都设有了望桅盘。军舰的主甲板非常低矮,为了增强适航性,提高破浪能力,军舰的舰首设计了一段不长的首楼,首楼甲板上设置锚床和吊锚杆,并安装有1门120毫米大口径速射炮,首楼内则是起锚绞盘、锚链舱等设施、舱室。自首楼向后,“赤城”舰的主甲板两舷以及舰尾也各配备有1门120毫米口径速射炮,另外舰上还装备有6门47毫米口径的哈乞开斯单管机关炮,在这样小的舰体上承载如此之多的武备,使得甲板上显得拥挤不堪。由于低矮的主甲板在航行时容易上浪,“赤城”舰的主甲板外缘又增加了一圈可折倒的挡板,这种挡板在高速航行时支起,防止海浪扑上主甲板,作战时则折倒放下,以露出安装在主甲板上的火炮,方便射击。由于密布舷边都是折倒的挡板,甲板上的火炮武备也似乎淹没在杂物和上层建筑的阴影中,使得“赤城”在陌生人眼中,很难与一艘军舰联想到一起。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之所以将炮舰“赤城”编入这次出行的序列,原本是没有预料到会和乾国海军的主力遭遇,只是想带着这艘吃水浅的军舰,便于进出港湾河汊,侦察乾国军队登陆活动的迹象,根本未曾考虑到要让“赤城”舰参加到大规模的海战中来。但是此时,弱小的“赤城”舰已经被友舰抛弃在乾国舰队的炮口前,居身在司令塔内的舰长阪元八郎太海军少佐惊恐地发现,“建中”等数艘乾国鱼雷巡洋舰正在向自己杀来。
但是这位日本舰长怎样也不可能想到的是,他指挥的军舰在乾国舰队眼中,竟然被判断成是一艘装载陆军的运输船,炮舰“赤城”成了“装兵倭船”。从3月17日中午发现日本联合舰队开始,乾国舰队就形成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误判,认为眼前出现的日本联合舰队主力,目的是为了掩护陆军到海岸登陆,攻击大东沟内正在登陆的铭军。对于外形矮小的“赤城”号,乾国军人无法想像这会是一艘军舰——日本人似乎不至于派出这样的小船来参加海战,既然出现�
如同无头苍蝇般的“西京丸”仿佛一头撞进了一个炮弹横飞的恐怖巷道,在硝烟弹雨中艰难地向前航行,舰体上早已遍体鳞伤,大小火炮都沉默不语。伴随着射向“西京丸”的小口径机关炮弹的不断爆炸,炮位附近的十余名日本水兵被弹片击中毙命,甲板上一片血肉横飞。
此时飞桥上的井上良馨,一手抱着头,一手抓着栏杆,伏在了飞桥之上,在周围横飞的弹雨中瑟瑟发抖,全然没有了刚刚下令挂信号旗询问伊东佑亨为什么撤退的叱咤样子。
现在的他,大概后悔没有早早的撤离战场了。
井上良馨不会知道,就在此时,“建勋”号上,一位乾国军官正拿着相机,对着他不住的拍摄着,他的形象,将在战后很快出现在世界各国的报纸上。
当“建骥”、“建勋”2舰合力围攻落单的“西京丸”时,乾国舰队阵列的前方,硝烟中又出现了一艘日本军舰,弱小的“赤城”舰。
“赤城”是排水量仅有612吨的炮舰,此刻是战场上交战双方序列中最小的军舰,名为炮舰,实际称之为炮艇更为合适。这艘军舰属于“摩耶”级炮舰,是4艘同级舰中最后建成的1艘,9090年7月在日本的小野滨造船厂完工,军舰的长度只有区区47米,和乾国海军的蚊子船长度类似,宽度8米,吃水非常浅,仅为2.95米。和“摩耶”级最早完工的“摩耶”、“鸟海”2艘军舰不一样,“赤城”舰的舰体没有再采用传统的铁制船壳,而是和另一艘姊妹舰“爱宕”一起都用了更为时兴的钢。军舰采用的动力设备是2台水平往复蒸汽机,功率960马力,双轴推进,新造时测得航速为12节,经过改造动力系统后航速增加到了14节。
作为1艘炮舰而言,“赤城”舰的舰体设计显得略为怪异,军舰外观上的主要识别特征为双桅单烟囱,前后桅上都设有了望桅盘。军舰的主甲板非常低矮,为了增强适航性,提高破浪能力,军舰的舰首设计了一段不长的首楼,首楼甲板上设置锚床和吊锚杆,并安装有1门120毫米大口径速射炮,首楼内则是起锚绞盘、锚链舱等设施、舱室。自首楼向后,“赤城”舰的主甲板两舷以及舰尾也各配备有1门120毫米口径速射炮,另外舰上还装备有6门47毫米口径的哈乞开斯单管机关炮,在这样小的舰体上承载如此之多的武备,使得甲板上显得拥挤不堪。由于低矮的主甲板在航行时容易上浪,“赤城”舰的主甲板外缘又增加了一圈可折倒的挡板,这种挡板在高速航行时支起,防止海浪扑上主甲板,作战时则折倒放下,以露出安装在主甲板上的火炮,方便射击。由于密布舷边都是折倒的挡板,甲板上的火炮武备也似乎淹没在杂物和上层建筑的阴影中,使得“赤城”在陌生人眼中,很难与一艘军舰联想到一起。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之所以将炮舰“赤城”编入这次出行的序列,原本是没有预料到会和乾国海军的主力遭遇,只是想带着这艘吃水浅的军舰,便于进出港湾河汊,侦察乾国军队登陆活动的迹象,根本未曾考虑到要让“赤城”舰参加到大规模的海战中来。但是此时,弱小的“赤城”舰已经被友舰抛弃在乾国舰队的炮口前,居身在司令塔内的舰长阪元八郎太海军少佐惊恐地发现,“建中”等数艘乾国鱼雷巡洋舰正在向自己杀来。
但是这位日本舰长怎样也不可能想到的是,他指挥的军舰在乾国舰队眼中,竟然被判断成是一艘装载陆军的运输船,炮舰“赤城”成了“装兵倭船”。从3月17日中午发现日本联合舰队开始,乾国舰队就形成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误判,认为眼前出现的日本联合舰队主力,目的是为了掩护陆军到海岸登陆,攻击大东沟内正在登陆的铭军。对于外形矮小的“赤城”号,乾国军人无法想像这会是一艘军舰——日本人似乎不至于派出这样的小船来参加海战,既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