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风云再起,大地瑟瑟
�不忠不孝,凶残暴虐,残害手足,囚禁生母,兴兵作乱,毁北狄社稷,令百姓蒙难”,同时号召北狄臣民与其划清界限,并同旨以亡夫哈萨尔的名义褫夺乌尔格汗王之位,称小儿子哲布“忠厚刚毅、清正自守、性情平和、人品贵重,济弱扶危,有乃父之风,可堪大任”……

  新一代汗王在漠北的烽火狼烟中诞生,引举世哗然。

  哲布上任后的第一道令旨,便是鸣鼓收兵。

  令旨称:“南晏乃本汗大妃之母国,征北大将军陈宗昶是大妃之父,左将军陈萧是大妃之兄,南晏皇帝是大妃之亲眷。手足相残、兄弟相煎,是为亲者痛、仇者快也。此战不可为!”

  北狄单方面撕毁盟约,对正卷入战争中的兀良汗便是当头一击。

  实际上,南晏在与北狄和兀良汗联军的战争中,势力并不弱,只是吃了叛徒倒戈的亏,皇帝让人捉了去,这才投鼠忌器,多方被人掣肘。因此,这一战有没有北狄反而不那么紧要了,最紧要的是,南晏皇帝在谁的手上。若在北狄,兀良汗便大势已去。若在兀良汗,乌日苏尚可借力打力,至少有可谈的条件。

  光启帝被俘后,一直被看押在牧帕城的安平行宫,由北狄和兀良汗共同看守。

  这是两国盟友间相互制衡的结果,因为牧帕城位于两国的边界,离大晏也不远。

  不巧的是,在哲布令旨下达的头一天,一直看押在牧帕城的光启帝被人救走了。

  救人的不是别人,正是乌尔格的亲生女儿成格。当然,成格要救的人原本不是光启帝。

  成格为了救她的夫婿来桑,在营中的水源里下了迷药,而早已潜伏在牧帕城许久的谢放率十天干甲字卫、乙字卫共计一百余人,闯入安平行宫,趁机将光启帝救走。

  与此同时,埋伏在离牧帕城仅十余里地的大晏军,在陈萧和元驰的带领下,占领牧帕城,深入北狄和兀良汗国境,一路厮杀,短短一天时间,抢在哲布令旨到来前,深入漠北草原近百里,同时将牧帕城、卢巴尔和治格等地收入囊中,在伊鲁古河岸上插满了大晏龙旗……

  而事情远没有这样结束。

  从安平行宫逃出生天的来桑,在离额尔古不足百里的特尼塔起兵。

  身为一个在北狄生活了近七年之久的兀良汗皇子,来桑本无胜算,但时势造英雄,来桑选择了一个最好的时机——北狄撤兵,乌日苏败退。

  外有强敌,内有乱政,哪怕他仅有旧部余党一万余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却是声势浩大,打着为“诛灭篡位逆贼,为汗王巴图复仇”的旗号,竟招揽了不少对乌日苏执政不满的人,虚虚凑了三万人,打了乌日苏一个措手不及。

  由此,兀良汗的内乱正式开启……

  兄弟相争的局面,乌日苏再腾不出手来对付南晏。

  南晏据地自守,可以慢悠悠地同北狄谈条件,看兀良汗人自相残杀,人仰马翻。

  风云变化,时局转换。换到十天前,谁也料不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然而,现实就是这么戏剧化。当消息从遥远的漠北传到大晏的山山水水时,南晏举国同庆,而此时的漠北大地,无论是在新君旧臣交替中焦头烂额的哈拉和林,还是在兄弟争霸中瑟瑟发抖的额尔古,都免不了战火的荼毒。

  当然,南晏的烂摊子也摆在面前。

  一场轰轰烈烈的三国大战,最终以三国内乱各自回家擦屁股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