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岌岌可危
/>   萧十三跟了庾璟年这么多年,庾璟年排兵布阵行军打仗的功夫,他学了个七八分,他人又机灵,随机应变的本事更是出神入化,庾璟年对他还是十分放心的。因为一切要保持高度的机密,庾璟年也不方便为他饯行,萧十三就悄无声息地出了襄阳。

  七千人马,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为了掩护萧十三撤走,庾璟年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会战,以吸引慕容圭的注意力。

  萧十三这才汇集了人马,沿着庾璟年和谢纯两人商量出来的路线向北燕进发。庾璟年成功吸引慕容圭的注意力,送走了萧十三之后,立刻收缩防线,摆出全力防守的姿态。

  因为慕容圭手上的兵力是庾璟年的一倍有多,所以庾璟年采取这样的策略,并未引起慕容圭的怀疑。【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800】

  不过慕容圭也不傻,他孤注一掷,连潼关的守军都调到了大晋,打的就是速战速决的主意,所以不管庾璟年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他的战略就是两个字“进攻”!

  从这一年的五月开始,整整一个月,慕容圭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攻击,投入步骑水军超过十五万人。

  襄阳的守军经过战争减员,再减去萧十三抽调的那部分兵力,只剩下七万多人,只有敌人的一半。

  庾璟年却利用襄阳坚城之利,硬是抗住了慕容圭潮水般的攻势。很多次,眼看着敌人已经攻入了城里,连庾璟年自己都觉得没有信心守住了,但最后还是坚持下去了。

  庾璟年明白,现在每多支撑一个时辰,就能为萧十三多争取一个时辰,己方的胜算就多出一分。

  若是萧十三此次能够成事,不但荆州之围自解,就连建康之围也自然解了。

  不过从场面上看,庾璟年已经陷入了绝对的劣势。被慕容圭压制的动弹不得。

  知道庾璟年计划的,只有谢纯一个人。所以建康得知己方的常胜将军也被慕容圭压制的动弹不得,都觉得亡国之期不远了,整个城市一片死气沉沉,士气十分低落。

  好在这个时候,宇文周的对建康的攻势也没有那么凌厉了。主要的原因是,豫州刺史,也是沈家的三老太爷沈茂,带着两万步骑前来救援建康,在宇文周的侧翼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让宇文周不敢轻举妄动。

  沈家此举,也赢得了建康民众的全力拥戴和支持。

  建康城内的军队是不少,可大多数是乌合之众,守城还可以,主动出击是不行的。而单靠着沈茂的两万兵马,和宇文周正面抗衡也是不可能的。而宇文周进攻建康的话,深茂必然会在后面抄了他的老窝,所以三支军队围绕着建康形成了僵持之局。

  三皇子趁着这个机会,加紧操练各家的私兵,争取迅速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五月在战火连天之中慢慢过去了。沈沅钰呆在沈府里,虽然再没有经历过一次硝烟和战火,但是她的心也绝不像表面那样平静。

  她最担心的就是庾璟年的安危。慕容圭手中的兵力是庾璟年的两倍,慕容圭为人又是那么阴险狡猾,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沈沅钰怎么能不担心他呢。

  其次是对谢纯心存愧疚。谢纯本来人就有些剑走偏锋,自从谢尚死后,他变得更加阴沉可怕。如果那天谢纯先回谢府,谢尚可说是有很大的希望不会死,她心里当然也十分不好受。

  这一天,庾璟年派了一个姓张的幕僚带着一帮子高手回来,说是要保护她们母子三人。从荆州赶回建康,这一路封锁重重,赶回来可不容易。她的身边有金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