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被忽略的调味料
,只剩下富含胶原蛋白的皮质和少部分瘦肉以及筋腱。

  从远处看来,老人在下厨,炊烟袅袅;妇人举木瓢,给孩童洗头。这是多么唯美、多么温馨的一幅山野农家晚炊的画面。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吃白切猪手还是喜欢不剔骨的,就喜欢吃掉外层有嚼劲的皮质和弹牙的筋腱之后,一边啃一边吮吸骨头里蘸着酱汁的香味,这也是吃白切猪手的一大乐趣。对他们来说,没了骨头的白切猪手,那就跟吃剥好壳的皮皮虾、挑掉壳只剩下肉的炒螺丝一样,变得索然无味,毫无乐趣可言。

  白切猪手要不要剔骨这个问题,争论了很多年,并将继续在争论之一直存在下去。

  但是现在唐墨正在换牙期,这小子又喜欢啃啃咬咬,而只白切猪手骨头很坚硬,很不适合他用牙齿去硬扛硬,弄送了乳牙事小,弄伤了牙床影响日后长牙就事大了。

  怎么说他也是未来要成为食物链顶端的男人,没了强有力的牙齿还怎么吃?这事儿可马虎不得。

  没牙的老虎难吃肉,没牙的唐墨也是。

  可惜,这里既没有葱姜蒜,也没有酱醋茶,唯一能作为调味料的,就只有盐、胡椒粉,仅此而已了,就凭这两样,是不可能做出好吃的酱汁的。

  酱汁!酱汁!酱汁!

  金大师闭眼沉吟片刻,脑海中灵光一闪,这山里野生的葱姜扁菜不好找,不过薄荷叶应该不难。这玩意儿适应性极强,海拔3500米以下,不管是沙土还是黏土都能存活,又性喜湿润温暖的地方,跟这里的地理环境不谋而合,去水边估计就能找到。

  想清楚了这一点,金大师马上放下手中的刀,大踏步地朝着水边走去。这两天也是太执着于厨房神物葱姜蒜了,反而忽略了这么好的一味辅助食材。

  于是,正在给唐墨洗头的小江,就看到一个老人乘着太阳的余晖,步履如风地跨过山林,走向洒满金光的水岸边。

  光着身体的唐墨恰好抬起头,看着沐浴着金光的师傅远去,问道:“奶妈,你觉得师傅好不好?”

  小江也看了一眼逆着光越发虚幻的身影,感叹到:“小少爷,像金大师这么个年纪的有钱人,已经在家享福了,但是他老人家却为了教你,还带你翻山越岭,你一定要好好学呢。我很钦佩金大师的为人,虽然他板着脸的样子看着挺吓人的,但是不板着脸的时候很慈祥,像我曾经的爷爷。”

  “嗯,奶妈,我一定会好好学的。虽然师傅总是欺负我,可是谁让他做饭好吃呢,我就原谅他啦。”

  小江好好回忆了一下,也想不到金大师什么时候有“欺负”过唐墨,想来是这小子的思维有异于常人,不给他吃够爽也算是欺负吧。当然,小江可不知道唐墨被金大师考得痛不欲生的经历。

  一番搜寻之后,金大师终于在一个被水流冲击成的滩涂找到了他想要的宝贝。这个位置恰好在水流拐弯处,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上游冲击下来的砂石淤泥在这里沉淀淤积,形成了如今这块滩涂,充足的土壤、水分、光照,成了薄荷在这里扎根的最佳场所。

  大自然的神来之笔,为我们提供太多太多便利了。金大师双手合十,朝着最高的山头拜了一拜。人应当学会感恩,尤其是要感恩大自然的无私馈赠,而这恰恰是人类最容易忽略,最容易看做是理所当然的。

  采摘了新鲜的薄荷叶之后,今晚的主菜也就有了最重要的酱汁,今晚的晚餐就完美了。

  除了手里的薄荷叶之外,金大师回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