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六】考策问
 各地举子奔赴京城,给即将步入寒冬的长安增了些鲜活气。平康坊像是彻底泡进了酒缸中,南北二曲处处弥漫着酒味,龟兹舞者似乎日夜旋转也不会倦;精明的粟特商人千方百计地掏挖举子的钱囊,打算借此机会大赚一笔;而尚书省上上下下,却忙得连休沐日也搭进去,只为制科这一天的到来。

  天气平平,阳光也并不热烈,风不大小,有一点点干燥,但也不至于令人难受。

  应举者一大早就到了,排成长龙立在尚书都省长长的庑廊之下,由令史逐一核对家状文书,并由金吾卫进行搜身,结束后等在一旁,直到所有人都检查完毕。礼部令史焦急地掐着时间催促:“快点快点,你们不能再加几个人手吗?这得等到什么时候?”他焦虑地走来走去,又命庶仆将看热闹的闲杂人等赶走。

  宗正卿这时却恰好跑来看热闹,他在冷风里缩着手对一旁的太常寺少卿说:“看到了没有?最后那个人就是贺兰钦。”太常寺少卿眼都直了:“真是比传闻还可怕呀,单单是站在那就能显出周围这些人的不堪来。真的是吴王老师吗?既然已是吴王老师了,怎么还跑来考制科,他是不是有点毛病的?”

  宗正卿嗤了一声,面上现出一副了然的神情来:“朴少卿,某问你,倘若你最景慕的对象来考制科、甚至入仕了,你会不会追随?”

  “这个嘛,倘若十分景慕,应是会的。”

  “某再问你,倘若十个这样的你都考进来了,但你们都以为自己很厉害,各自为战不愿合力,倘这时你们都景慕的对象出现了,你们可会共同追随他?”

  太常寺少卿终于回过味来。贺兰钦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值得追随信任,且很可能有本事将朝中如一盘散沙的新晋士族力量凝聚起来,也会引得更多新士子投赴朝堂之路。

  他曾是吴王师,如今吴王为主考,他却来应举,师生二人身份虽然倒错,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这两人关系十分密切,将来贺兰钦麾下聚集的力量,也只会为吴王效力。

  真是好老师啊,竟能做到这地步。太常寺少卿沉思感叹之际,却有庶仆匆匆忙忙跑来,对他二人一躬身,下了逐客令:“多有得罪,但可否请二位暂离开此地呢?”

  宗正卿拢拢袖撇撇嘴,又嗤了一声,也不带太常寺少卿,扭头就往宗正寺去了。

  考前的勘验搜查也终于快到尾声,礼部令史紧盯着最后一名检查完,暗舒一口气,松了拳头与左金吾卫中郎将道:“妥了,有劳傅朗将。”

  中郎将遂令卫兵带着诸举人浩浩荡荡跨过承天门,两边钟鼓楼同时敲响,位于广场正北方向的太极殿打开大门迎接诸举子的到来。

  这是百官大朝所在,亦是天子为帝国挑选人才之地。女皇坐于大殿主位,偌大殿中已陈满小案,纸笔策问皆列于案上。千名举子入殿,齐齐跪拜天子,这才依次落座,等礼部官员宣读完冠冕之辞后,这才被允动笔。

  考策官的位置就在诸举子座次之前,但软垫放在了案后,显然是与举子们面对面坐着的。

  贺兰钦的位子被安排在了最前面一排,正好在西侧某考策官位置对面。他坦然翻开策问时,空气里忽有隐约桃花香浮动,一人从他身侧走过,走到考策官案后,从容坐下。

  他抬眸,对方却不看他,只随手翻了翻案上策问,举手投足俱是贵族的优雅。一身紫袍将其衬得如玉般纯净温润,似乎相当无害,漂亮的皮相无可挑剔,绝不会轻易输人。而此人正是考策官之一,宗亭。

  宗亭将策问看完才抬头看贺兰钦,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