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预先决定好的道路
��关都过不起,怎么可能让政治局常委一连开了三次会议,专门组成了一个专家测评团,论证这篇论文的可行性,这小子面子比我这个做老爸的可大多了,您是没见在会议上那些常委看我的眼神,简直恨不得自己也能生出这么一个儿子来,咱们杨家长脸啊!”杨海涛笑着把这些话说出来后,杨明峰也不由的点着脑袋,无论什么人都喜欢看着自己的子孙后代有出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最令人高兴的事情。

  如果和国内那些二世祖一般,祖上拼命博得的一些资产和资源,却三两下就败完了,历史上的秦二世以及隋炀帝可都是这样的主儿,虽然历史上的功过不去评说,不过不少开国元勋的后代现在已经没落了这可是不争的事实,杨明峰能够一步一步从基层干上来,确实相当不容易,眼看儿子和孙子各个都有出息,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高兴的?

  “杨靖进修班结束后的安排你怎么看?首长有没有说这个事情?”杨明峰笑着笑着突然问起杨海涛这个事情来了,杨靖到这个进修班为的就是下放地方,如果因为这篇报道使得杨靖被调到国家旅游总局来,这可就得不偿失了,毕竟这个论文是杨靖给鼓捣出来的,对于这个事情的操作,只怕没有人比杨靖更了解和熟悉,当然杨靖过来了也不可能提拔,最多只是总局下属的一个政策研究室的主任,为总局的领导出谋划策之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且首长这么提了的话,杨明峰和杨海涛还真不好拒绝。

  这事情毕竟是杨靖一手造成的,现在国家重视杨靖提的旅游业了,你这个始作俑者总的出来说句话吧?因此杨明峰回过神来后,赶紧对杨海涛问起这个事情,免得一不小心把杨靖给陷进去了,到了燕京想再下放出去就难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后杨靖的前程最多做到副总理一级就到顶。

  “首长到是没说这个,他只说东南省的事情由东南省安排,中央不会随意插手地方党校以及组织部的工作,不过私底下首长说可以让杨靖到果岭去做出点成绩来,杨靖在论文中不是拿果岭和九江做了对比吗?既然杨靖说果岭开发好了有大发展,那么就让他到那边去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他的理论依据。

  我和老周以及华建国、毛致文等人也交换过意见,他们也觉得把杨靖放到安南市比较好,这次杨靖既然到果岭去考察了,也对那边有了一定的了解,就让他到那边去历练一下,恰好省纪委对果岭县委书记以及县长进行调查,这两个干部跟果岭地方矿老板牵扯很深,据说不少私人煤矿都有他们的干股,为了开小煤窑,不少煤矿死人了也没报道出来,这个事情被人用匿名信给捅了出来。

  相信等杨靖进修班结束的时候,果岭那边的事情也处理的差不多了,过去之后也不会有什么阻力,另外这次跟杨靖一起到进修班去的一个年轻干部对旅游业的看法也比较新颖,首长的意思是把那个干部放到九江去,让杨靖和这个叫邹小兵的干部打打擂台相互激励一下,这样才能相互进步,而且杨靖和这个邹小兵现在还是室友,住在一个宿舍!”杨海涛笑着把首长的意见说了出来后,杨明峰是彻底放心了。

  把杨靖放到果岭县去自然比来燕京要强很多,有过地方一把手经验的干部,今后提拔起来也容易的多,远不是什么局长厅长能比的,对于这个杨明峰和杨海涛有切身的体会,至于把邹小兵安排到九江去,这个他们根本就没担心什么,果岭县的情况他们也有所了解,毕竟一个当年是东南省省委书记,一个当年是安南市常务副市长,这个靠煤矿和有色金属矿出名的县城,经济虽然好,不过却因为地处岭南山脉之中,城区狭长而不利于发展。

  县财政收入这些年虽然有所好转,不过开发出来的矿产大多数只能卖给国营企业以及国家战略物资储蓄中心,因此利润并不如想象中的大,而且私人的小煤窑比较多,出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多,造成果岭农业生产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如果不是林业还行的话,整个果岭还就只能靠矿产支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