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未来(为新书求支持)
  恰在这时,空中一架双翼飞机拖着轰鸣声驶过,几乎是在对俄战争结束的同时,东北大学终于发明了人类史上的第一架飞机,那时因为战争的关系,这个发明几乎不为外界重视,与几个月后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不同,根据唐浩然绘制的简易草图设计出的飞机,造型更接近后来的双翼机,但是其性能却用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方才逐步完善。

  从去年开始,完善后的飞机开始进入陆海军,作为侦察机使用,而与此同时,机枪亦被加装在飞机上,由后座射手操作使用,尽管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这就是一种“远见”。

  “这么说吧,现在确实没有人能够对它造成威胁,但是当它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总有一天,我们的敌人会参照它建造出同样的武器,如果四年式战车遭遇同四年式战车相似的对手,那么四年式战车具备摧毁对手的能力吗?”

  唐浩然的这么一声反问,却让周围的人们无不是皱眉思索起来,作为军人,他们深知这是一种必然,向敌人学习,这是各国军队的习惯,就像现在的俄罗斯,尽管其现在还未从战争的创伤中走出,可是他们却已经建立起了汽车制造厂,开始尝试着制造汽车,毕竟汽车给他们留下了太过深刻的记忆。

  “陛下,考虑到各国还没有同类武器,在未来数年内,也不会出现,而四年式战车的造价亦极为低廉,陆军的计划是先以四年式为基础,在进一步挖掘其潜力的同时,再研制新型战车……”

  一边观察着陛下的脸色,商德全一边小心地试探的道。

  面对这种试探唐浩然并没有回应,而是继续拿着望远镜看着已经进入训练场的坦克集群,这次演习实际是一次坦克战演习,一次在步兵配合下的坦克进攻作战,在过去的两三年间,摩托化部队一直利用装甲车,进行着相似的训练,只不过现在使用坦克,那种战术实施却同样的有效,在坦克履带和半履带车的碾压下,这雪原上的训却是像极了记录片中的一幕——就像是东线战场一般。

  “不知不觉,已经十七年了。”

  心里如此嘀咕着,望着训练场那由百余辆战车和同等数量的半履带装甲车组成的装甲集群,唐浩然的神情显得极为得意。

  对于外界来说,这些战车只是战车,但是对于唐浩然来说,他却清楚的知道,这些战车所贮藏着的划时代意义,而更为重要的却是,这一切都是他嫡造的,正像那支已经位居世界第三的海军舰队,都和这个帝国一样。

  都由他所嫡造,而嫡造这一切,仅仅只用了短短十七年!十七年前,在“粤秀”号商船上的自己,又岂能料到这一天?

  “陛下,开始实施突击演练了。”

  一名将军似乎有故意岔开话题的嫌疑,毕竞陛下沉默了这么长时间,是谁都有些担心。

  “我嫡造了这一切,可为什么还是有些不满意呢?”

  喃喃自语间,唐浩然那透出了太多沧桑的目光迷失在天地之间,在自问其功之后,他却又陷入一阵迷思之中。

  不是不满意,而是自己的要求太高了!

  尽管自己一直努力着,但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却使得唐浩然总是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就像对于那支海军舰队一样,为什么要投入巨额资金迎接来自太平洋对岸的挑战呢?

  原因非常简单,在另一个时空中,日本的“退缩”导致其甘愿沦为二流的海军国家,尽管即便如此,也超过其国家实力。但是正是那支二流的海军导致了其海上的战败。正是基于这个教训,唐浩然才会毫不犹豫的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