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青海新疆游记
下雨,出现风沙的概率较低,这条公路两边地貌不断变化,戈壁,荒漠、沙漠,流沙区,层次分明,路边一直有电线杆连绵不断,沙子淹没公路一段,慢慢的两边再次出现绿洲,以及大片的水面,忽然又进入酷似非洲大草原的地域,低矮的红柳树,沙漠一样的土地,就像是旱季的非洲草原,别问我啥时候去的非洲,动物世界谁没看过咋地。
218国道非常变态的限速,限40公里,有区间测速,据说警察非常厉害,当场罚款,吊销执照,是高人出的主意,用于驯化新疆人,但恐怕适得其反,我们是一路狂飙,到了尽头再停车计算时间,等个二十分钟才出去,以免没有驾照回家。
沙漠中的厕所都是旱厕,大概三个月清理一次,或者永远都不清理,旱厕的蹲坑下面是堆积如山满坑满谷的排泄物,苍蝇养的肥头大耳,肆虐无比,当然即便如此也有上下之分,有个湖边的厕所,刷的粉白,从窗口望出去是碧蓝的湖,一时间居然很有地中海风情的赶脚,但是坑里堆积了两米多高的屎山也不是吃素的,气味能把人熏晕,另外在一个加油站见到了此行最脏的厕所,无法下脚不说,我敢说这厕所从建立到现在就没清理过,想想也是,周围没有农田只有沙漠,不需要用粪肥,也没有城市环卫机构,屎尿只能永远留在这里。
穿过一个县城,前面就是库尔勒,是州的首府,天山南簏重要的城市,城市很繁华,酒店硬件不错,前台的混血妹子很漂亮,夜里一点多我们出去吃饭,馕坑肉居然是油炸的而不是火烤,人生地不熟的,我们没敢抗议,默默吃了走人。第二天继续上路,出城的时候被交警查了,交警管的很细,简直是吹毛求疵,加装车顶照明灯,,没道理可讲,交警都配枪,92手枪,可见治安形势严峻。
第五天 11日,库尔勒到乌鲁木齐,我们准备再次抄近路,翻越天山而不是走托克逊,吐鲁番盆地。一路慢慢海拔在增高,道路年久失修,尘土飞扬,经过的都是载重卡车,路边的树叶都蒙上一层灰变成了灰白色,路旁有一条小溪,溪水湍急,鹅卵石密布,是上流下来的天山雪水,我们找了个平坦的河滩,在溪水中洗车,然后又找了个河边野餐,两边是绵延大山,但这还只是山脚下,继续爬升,气温越来越低,大山苍翠,没有树木,只是漫长的大阪,据教授说海拔到了一定高度,树木就难以存活,只有耐寒的某些草类才能生长,山谷里有几处牧民的房子,有藏獒,有联通的发射塔,有货车的集散地,最牛的就是这些千里送货的大卡车司机,什么路都走过,什么景都见过,什么险也都经过。这些路对于远道而来的旅人来说是探险,是猎奇,对他们来说,就是日常,就是生活。
对于住在山谷里的牧民来说,这些壮美绝伦的景色,也是日常,就像住在上海的人看到陆家嘴那些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般稀松平常,这些大山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院子,他们从小嬉戏玩耍的地方,我想,生长在这里的孩子,心胸会不会像大山那样广阔呢。
据说前面的道路在一周前塌方,短期内无法修复,只好折返,走托克逊去乌市,同行的车先走,我们单车去寻访传说中的种植雪莲的兵团某团养殖基地,汽车从山谷盘旋上山,俯瞰来时的路,更显壮美无限,天地万物,尽收眼底,远处不知道多少公里的地方,一片乌云盖顶,大雨倾盆而下,整个下雨的区域范围都看的清清楚楚,空气湿度很大,清新无比,住在河北的人到了这儿,肺怕是要不习惯的,对面来了辆当地货车,驾车的是维族兄弟,我们问了一下雪莲基地还有很远,只好放弃,下车在山坡上走了走,从远处看是葱绿的草甸子,走在上面才知道草其实很稀疏,很孱弱,生态积累需要几百年的时间,不知怎么滴,在这儿总是会想到七剑下天山,天山和雪莲,似乎总要和侠客搭在一起才登对,也只有在这样空旷高远的深山里,才能修炼出绝世的剑客,才能长出绝世的雪莲吧。
&e
218国道非常变态的限速,限40公里,有区间测速,据说警察非常厉害,当场罚款,吊销执照,是高人出的主意,用于驯化新疆人,但恐怕适得其反,我们是一路狂飙,到了尽头再停车计算时间,等个二十分钟才出去,以免没有驾照回家。
沙漠中的厕所都是旱厕,大概三个月清理一次,或者永远都不清理,旱厕的蹲坑下面是堆积如山满坑满谷的排泄物,苍蝇养的肥头大耳,肆虐无比,当然即便如此也有上下之分,有个湖边的厕所,刷的粉白,从窗口望出去是碧蓝的湖,一时间居然很有地中海风情的赶脚,但是坑里堆积了两米多高的屎山也不是吃素的,气味能把人熏晕,另外在一个加油站见到了此行最脏的厕所,无法下脚不说,我敢说这厕所从建立到现在就没清理过,想想也是,周围没有农田只有沙漠,不需要用粪肥,也没有城市环卫机构,屎尿只能永远留在这里。
穿过一个县城,前面就是库尔勒,是州的首府,天山南簏重要的城市,城市很繁华,酒店硬件不错,前台的混血妹子很漂亮,夜里一点多我们出去吃饭,馕坑肉居然是油炸的而不是火烤,人生地不熟的,我们没敢抗议,默默吃了走人。第二天继续上路,出城的时候被交警查了,交警管的很细,简直是吹毛求疵,加装车顶照明灯,,没道理可讲,交警都配枪,92手枪,可见治安形势严峻。
第五天 11日,库尔勒到乌鲁木齐,我们准备再次抄近路,翻越天山而不是走托克逊,吐鲁番盆地。一路慢慢海拔在增高,道路年久失修,尘土飞扬,经过的都是载重卡车,路边的树叶都蒙上一层灰变成了灰白色,路旁有一条小溪,溪水湍急,鹅卵石密布,是上流下来的天山雪水,我们找了个平坦的河滩,在溪水中洗车,然后又找了个河边野餐,两边是绵延大山,但这还只是山脚下,继续爬升,气温越来越低,大山苍翠,没有树木,只是漫长的大阪,据教授说海拔到了一定高度,树木就难以存活,只有耐寒的某些草类才能生长,山谷里有几处牧民的房子,有藏獒,有联通的发射塔,有货车的集散地,最牛的就是这些千里送货的大卡车司机,什么路都走过,什么景都见过,什么险也都经过。这些路对于远道而来的旅人来说是探险,是猎奇,对他们来说,就是日常,就是生活。
对于住在山谷里的牧民来说,这些壮美绝伦的景色,也是日常,就像住在上海的人看到陆家嘴那些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般稀松平常,这些大山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院子,他们从小嬉戏玩耍的地方,我想,生长在这里的孩子,心胸会不会像大山那样广阔呢。
据说前面的道路在一周前塌方,短期内无法修复,只好折返,走托克逊去乌市,同行的车先走,我们单车去寻访传说中的种植雪莲的兵团某团养殖基地,汽车从山谷盘旋上山,俯瞰来时的路,更显壮美无限,天地万物,尽收眼底,远处不知道多少公里的地方,一片乌云盖顶,大雨倾盆而下,整个下雨的区域范围都看的清清楚楚,空气湿度很大,清新无比,住在河北的人到了这儿,肺怕是要不习惯的,对面来了辆当地货车,驾车的是维族兄弟,我们问了一下雪莲基地还有很远,只好放弃,下车在山坡上走了走,从远处看是葱绿的草甸子,走在上面才知道草其实很稀疏,很孱弱,生态积累需要几百年的时间,不知怎么滴,在这儿总是会想到七剑下天山,天山和雪莲,似乎总要和侠客搭在一起才登对,也只有在这样空旷高远的深山里,才能修炼出绝世的剑客,才能长出绝世的雪莲吧。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