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恃才傲物戏弄人
��怎么出处就忘了呢?”

  “嘿嘿,家中书太多太杂了。”

  “小小年纪看的书倒不少。”徐先生倒也不疑,他愿意留在李家,一半原因是崔氏允他可借阅李家藏书。名门李氏,五百多年的历史,藏书之丰令人瞠目。从藏书的多寡与稀缺与否也能间接看出一个家族的兴旺。大齐立国近百年还好,之前三百多年间,朝代嬗变频繁,胡人大举入主中原建立政权,为了稳固统治地位,数次焚书,没能耐的家族根本保全不了。

  李氏祖上多次与胡族王室贵族联姻,甚至建立过一个王朝,有再多稀缺典籍也不为过。所以无论李昭说什么做什么往家中藏书上一推,徐先生也觉得理所当然。

  徐先生拉着李昭细问她各种符号含义,很有不耻下问的风范。李昭也只能硬着头皮向他解释了一遍。

  半响之后,徐先生评价道,“初学者用之,事半功倍。”目光在四娘和李昭身上滑过,重点是李昭。这些符号对李曦等基础扎实的作用就不大了。“只不可就此生出依赖之心,基础扎实,无须外物自然而然也就会明句读。”

  显然徐先生只当个新鲜玩意儿来看,李昭颇有种世人有眼不识金镶玉的郁闷。

  虽则三字经里也说了要详训诂、明句读,可明明很早就有人使用符号断句,比起文字的飞速发展,标点符号依旧难登大雅之堂,发展的可谓步履维艰。

  她曾经看到过一种戏说,古代文人多傲娇,别人能明白,你不明白,因为你low啊!怪谁咯!文章这么高雅的东西,不需要笨蛋明白,所以他们才不会费心思去研究标点符号呢。

  即使标点符号可提高学习效率,更加确切的表达思想感情,自古以来,因为断句不明惹出的笑话还少了,什么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她瞧着弄出这些事的人还颇为沾沾自喜,李昭却是很瞧不上这些人,在她看来这些人就是活生生把书读进了狗肚子里的例子,原该传道授业解惑的学问却用来卖弄捉弄没文化的人,那还是学问吗?

  李曦安抚地看一眼李昭,这法子她们兄妹几个早就知道,平日里也在用,用着颇为顺手,原本密密麻麻的文章经过一次标注,回头再看通达顺畅,意显义明,省时省力。他们每天要做的事情多了,便是静下心来读书也为细品其意而不是花在分辨句读上。徐先生是专门做学问的,自然与他们看法不同。

  李昭眨眨眼,仅有的一点郁闷也被风吹走了,认认真真的上课,徐先生作为当下名士,并非浪得虚名,听他讲解获益匪浅,一旦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情中,时间就会过得飞快,一个上午一晃眼就过去了。

  李氏姐妹拜别徐先生,便一同去崔氏处用膳,三娘又是先行一步。

  午膳后的小憩中,五娘便开始喋喋不休,“六娘好厉害,字写得真好看!”“六娘那个文章一读就懂哩。”“六娘还教我怎么看文章更明白,背的更快呢!”

  曹氏来了兴趣,“你到说说六娘怎么教你的?”她这女儿学问上随了她,令她十分头疼,刚来祖宅时成国大长公主考校完五娘,投在她身上那凉梭梭的目光令曹氏至今想来都十分汗颜。女儿归母亲管,曹氏很有自知之明,五娘学问是让李征亲自上阵的,可闺女就是不开窍,总不能打骂吧,谁舍得啊。

  五娘便从袖子里抽出了那张已经花了的纸。看的李昭嘴角一抽,她愣是没发现五娘是什么时候收进去的。

  五娘小心翼翼地展开,欢欢喜喜地跑到曹氏那,叽叽喳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