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文殊下世镇五龙,谛听讳口不深言!
:“那龙天世界,总还是要去走一遭。此次下世,不知谁愿随我前去?”

  众人闻言,大吃一惊,没想到菩萨竟也要下世一走。

  众人正在吃惊时,忽有一人说道:“菩萨,弟子愿随你前往。”

  文殊师利道:“善财童子,你不在紫竹林中修行,怎来我道场?”

  这童子,正是文殊师利弟子,那位五十三参得成正果,后随观世音菩萨随缘救度的善财童子。

  善财童子呵呵笑道:“今日无事,就来拜见老师,没想到赶的凑巧。而且那龙天世界,昔日我随观世音菩萨曾经去过,有些熟悉,刚好给老师引路。”

  世间所说,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化身。有一化身,就是龙身,去的正是那龙天世界。

  文殊师利笑道:“如此甚好。”

  又有一人说道:“菩萨,我愿随菩萨入世一走。”

  文殊师利道:“ 聆善行者,你为何要去?”

  聆善行者,也是这五台山中一位高真修士。而此人也是天生神通,大是不凡。

  这聆善行者说道:“我号聆善,只能听得善者心声。与心同喜,与心同悲。菩萨啊, 我刚才听到那日阿道友的心声,几多慈悲,几多怜悯,几多无奈。他看到了枉死之人的悲伤自责自怪,他无力回天之时自怨自哭。我心与他相同,怎能不代他一走?”

  文殊师利点头道:“原来如此,那便算你一人。”

  这五台山中,修行者众,愿随菩萨下世的人,是不是很多?

  一般人想来,既然菩萨开口,那去就去呗。随菩萨不但能全一场功果,也能在菩萨面前混个脸熟,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么想就错了。

  能入道场修行之人,都有大福缘在身。但他们为什么不愿随菩萨下去呢?

  因为法界之中,一应所有,随想即来。有无穷快乐。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这般说的。

  在人间,有一对师徒,弟子后来者居上,先他老师一步,上行法界。而他的老师,因福德不足,又轮转了几世,才去了法界。一入法界,恰巧师徒相见。

  本来师徒相见,几多唏嘘,几多感慨,应好好叙旧一番。

  但这弟子,只是给老师打了个招呼,就匆匆离开了。

  这老师起初还不明白,后来问过旁人,旁人是这般告诉他的:“在这里,有太多的快乐,你那弟子,忙着去享乐,哪有时间浪费在跟你叙旧上?”

  从这个小故事,可见法界与凡世的区别。在法界之中,喜享清福安乐,可自得满足。愿清修向上,自可得无有烦恼。

  但一入世间,就再难得清净身,虽有福缘相随,但一旦因果纠缠太多,就难以回来。有清净不享,谁又愿意入世一走呢?

  所以文殊师利相问,便只有善财童子与这聆善行者,愿与他前往。

  如此,文殊师利,便带着善财童子和聆善行者,化身去往了龙天世界。

  谛听将这一段故事,说到这里,忽然住口不说了。

  师子玄正听的津津有味,谛听忽然不讲了,不由问道:“尊者,怎么不讲下去了?”

  谛听说道:“后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