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有太多新鲜事的世界(1)
认为自己是自卑的,别人瞧不起自己,认为世界把自己抛弃了。其实真相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和对方成为朋友,只是每一个人都不敢迈出那一步。”
同学们先是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然后自嘲地笑,然后如释重负地笑,然后对着彼此灿烂地笑。我拿着纸条继续回答问题,但之后的之后,已经是阳光下的风景,留在了过去的回忆里。
每个人都有不能说出口的秘密,这些秘密或许在多年之后才发现是如此雷同。打开自己,交出内心,或许容易被伤害,但更多的可能是收获另外一颗真心。今天的我,对于很多事都采取这样的方式,交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那么得到的是打击,也无所谓。拿合作来说,我总是抱着听噩耗的心情打每一通电话,“如果你觉得没希望我们就放弃了……”“如果这一次不行你就告诉我,下一次我提早要求……”“没关系,你现在告诉我我还能想别的方法……”,30岁后的人生,我似乎一直拿着自己的坦荡去逼迫别人的坦荡,原以为人生路会越来越窄,没想到心境却越来越开阔,收获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2014.4.15
干杯啊,朋友
有一种孤独是你羡慕他们的生活,却不得不回到自己的生活。
满眼一样的木制招牌,一样的书写方式,一样的小情小调,一样的姑娘穿着一样的民族服装,打着一样的伞,端着一样的碟子,里面放着切得一样大小的鲜花饼,饼上都插着一根一样的牙签。她们用一样的普通话说着:“丽江鲜花饼,请你尝一尝。”
穿戴一身配饰的老人等着你相机的焦距,聚焦之后,你便能看到他用你听不懂却明白意思的方式告诉你:请交钱。
有些小店门口有很大的宠物狗,你蹲下来拍照,便能清楚地看到旁边的纸箱子上写着:爸爸养我很辛苦,能不能给我们一些生活费。
大同小异,意兴阑珊,街边的小吃并不丰盛,土豆饼与玉米的排列组合也不算新鲜。你举起相机,只想给丽江之行留下一些自然色彩,大婶仰起头对你说:“要给钱哦。”
好友愤愤然将微信群的名字改为“不懂丽江”。他已成长了很多,如果换在几年前,群的名字起码也是“丽江去死”“讨厌丽江”“丽他妹的江”“丽江告别团”之类的丧气名字。以前不喜欢一个东西,多半觉得是对方出了问题。现在不喜欢一个东西,起码先开始怀疑自己的审美观。
有朋友听说我要来丽江,给了一个评价:丽江就是一群外地人在外地开店挣外地人钱的地方。
到了之后,我想说:其实,我也不懂丽江。东西不便宜,满眼都是全国各地的特产,大众点评网排名第一位的餐厅不过是好吃的外地口味。我们面面相觑,脸上传递的讯息再明显不过了——再也不想踏入此地。
丽江美吗?自然是美的,但涌入了太多的人工雕琢。丽江舒服吗?自然也是舒服的,但没有足够的钱,去哪都是废的。最后一晚,不想再去名为“小巴黎”、“一米阳光”的情调酒吧,沿着江边散步,权当最后的告别。
就像每段恋情即将结束时,心里总要走一段有仪式感的回忆路程。心里的每个角落,记忆中的每个细枝末节,拾起来看了又看,害怕错过一时,于是错过一世。
对于丽江的情感大致如此。夜晚的月亮格外清朗,青石板铺成的路反射出蒙蒙的银灰色。大多数店铺已打烊,游人从路上涌入各种小酒吧,气温也骤降了十几度,这时的丽江束河镇终有了自己的韵味。
江边不起眼的小酒吧名为“完美生活”,招牌上写着
同学们先是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然后自嘲地笑,然后如释重负地笑,然后对着彼此灿烂地笑。我拿着纸条继续回答问题,但之后的之后,已经是阳光下的风景,留在了过去的回忆里。
每个人都有不能说出口的秘密,这些秘密或许在多年之后才发现是如此雷同。打开自己,交出内心,或许容易被伤害,但更多的可能是收获另外一颗真心。今天的我,对于很多事都采取这样的方式,交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那么得到的是打击,也无所谓。拿合作来说,我总是抱着听噩耗的心情打每一通电话,“如果你觉得没希望我们就放弃了……”“如果这一次不行你就告诉我,下一次我提早要求……”“没关系,你现在告诉我我还能想别的方法……”,30岁后的人生,我似乎一直拿着自己的坦荡去逼迫别人的坦荡,原以为人生路会越来越窄,没想到心境却越来越开阔,收获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2014.4.15
干杯啊,朋友
有一种孤独是你羡慕他们的生活,却不得不回到自己的生活。
满眼一样的木制招牌,一样的书写方式,一样的小情小调,一样的姑娘穿着一样的民族服装,打着一样的伞,端着一样的碟子,里面放着切得一样大小的鲜花饼,饼上都插着一根一样的牙签。她们用一样的普通话说着:“丽江鲜花饼,请你尝一尝。”
穿戴一身配饰的老人等着你相机的焦距,聚焦之后,你便能看到他用你听不懂却明白意思的方式告诉你:请交钱。
有些小店门口有很大的宠物狗,你蹲下来拍照,便能清楚地看到旁边的纸箱子上写着:爸爸养我很辛苦,能不能给我们一些生活费。
大同小异,意兴阑珊,街边的小吃并不丰盛,土豆饼与玉米的排列组合也不算新鲜。你举起相机,只想给丽江之行留下一些自然色彩,大婶仰起头对你说:“要给钱哦。”
好友愤愤然将微信群的名字改为“不懂丽江”。他已成长了很多,如果换在几年前,群的名字起码也是“丽江去死”“讨厌丽江”“丽他妹的江”“丽江告别团”之类的丧气名字。以前不喜欢一个东西,多半觉得是对方出了问题。现在不喜欢一个东西,起码先开始怀疑自己的审美观。
有朋友听说我要来丽江,给了一个评价:丽江就是一群外地人在外地开店挣外地人钱的地方。
到了之后,我想说:其实,我也不懂丽江。东西不便宜,满眼都是全国各地的特产,大众点评网排名第一位的餐厅不过是好吃的外地口味。我们面面相觑,脸上传递的讯息再明显不过了——再也不想踏入此地。
丽江美吗?自然是美的,但涌入了太多的人工雕琢。丽江舒服吗?自然也是舒服的,但没有足够的钱,去哪都是废的。最后一晚,不想再去名为“小巴黎”、“一米阳光”的情调酒吧,沿着江边散步,权当最后的告别。
就像每段恋情即将结束时,心里总要走一段有仪式感的回忆路程。心里的每个角落,记忆中的每个细枝末节,拾起来看了又看,害怕错过一时,于是错过一世。
对于丽江的情感大致如此。夜晚的月亮格外清朗,青石板铺成的路反射出蒙蒙的银灰色。大多数店铺已打烊,游人从路上涌入各种小酒吧,气温也骤降了十几度,这时的丽江束河镇终有了自己的韵味。
江边不起眼的小酒吧名为“完美生活”,招牌上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