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垂拱而治(下)
代少了,毕竟未来的主流是民主,而不是*。王国瑞顶多能够做到的也就是给自己绝大多数后代混一个不愁吃喝的铁饭碗而已,不可能像是过去那样能够权倾天下了。这点,来自后世的王国瑞比谁都明白。

  当然,如果王国瑞非要实行君主*,这个也不是彻底不行。那也就是像是后世那样,那些在二十一世纪仍然实行君主*的国家,绝大多数都是非常落后,封建的国家。比如说某个以古兰经作为法律的国家,还有非洲一些黑叔叔们,他们的结果也就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为了国家的强大,王国瑞不得不放弃能够让自己后代君主*的做法了。

  而王国瑞也都感觉庆幸,这些人对于皇权还是有深深的敬畏,这样也就是让自己后代能够缓慢减少权利,不至于被什么革命给一次性彻底消除权利。这个变革过程中可以避免流血,这个也就是王国瑞能够做到的了。

  “好了,你们也是一片好意,我也不会追究。关于继承人的事情,我自有我自己的打算。现在我还年轻,不至于要那么快的立继承人。而我这个儿子王家照,可以作为一个后备,不过我暂时不打算让他正式成为继承人。接下来我的儿子一定还有不少,到时候再说。”王国瑞说道。

  而听到了这里,郑虹的脸色不由得一阵苍白,不过很快也就恢复了。郑虹没有想到王国瑞并没有正式的任命自己这个刚出世的儿子为继承人,让郑虹有些郁闷。不过郑虹很快也就恢复了,因为自己儿子不管是论嫡庶长幼,那都是长子,所以未来的皇位旁落的可能性并不大。只要自己不做死,那基本是是板上钉钉的。所以郑虹虽然一开始有些失望,可是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而王国瑞不想那么快立继承人,其实他也是有自己的打算。他自己已经有了继承人的产生方法,而不是这种全部由上一代皇帝亲自指定的那种方法,这种方法又很多弊端。王国瑞打算改变一下继承人的产生方法,不过这个方法目前还没有人知道,王国瑞也只是埋藏在心里面,他希望等时机成熟了之后才会公布出来。至于这个儿子,只是用来稳定台湾军心民心的一个道具,其实在内心里面并不是王国瑞彻底决定的继承人。何况过早立继承人,那也也都会有一批班底团结在继承人这方面,会造成继承人和在任的皇帝产生矛盾,最后父子相斗。而满清有一点倒是一定程度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也就是密诏立储。虽然这个方法不是很完美,可是却解决了一部分,避免了太子和皇帝争夺权力的矛盾,保证了皇权。不过王国瑞没有立刻竖立继承人,并不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皇权,而是为了让以后皇权能够和民主权利平稳过度,不至于造成太多的流血。

  “好了,我在这里只想说一句,我其实是赞同垂拱而治的,就像是英国那样。”王国瑞说道。

  聪明人不用说第二次,而在场的绝大多数都是聪明人。欧阳萱自从担任台湾行政院长之后,也都学习了很多国际大事的内容,尤其是西方历史更是必须要熟读。他听到了王国瑞赞同西方英国的那种模式,欧阳萱心里面喜忧参半。喜的是也就是以后他们这些臣子头上不至于出现了一个一言而决的*皇帝,这些臣子可以安稳的度日,不至于害怕什么时候就掉了脑袋,而且也都可以安稳的施政了。

  可是欧阳萱也都忧心,因为他从小学习的都是四书五经,他不知道怎么面对那种皇帝不管事情的时代。他毕竟没有经验,所以他对于未来充满了一些恐惧,这样让他感觉到一个深刻的挑战。

  而这种喜忧参半的心情,也都是在座的各位文武官员都拥有的情绪。如果真的以后皇帝不管事情了,甘心当一个混饭吃的“小丑”,那他们不知道怎么应对这种日子。不过大家也都只能够硬着头皮迎接挑战,根本没有别的办法了。历史大潮浩浩荡荡,大家只能够在这里面水波逐流了,应要违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