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炮兵团
要使用足够的火力来打败日军了。

  王国瑞深刻知道,没有炮兵,这次抗日恐怕风险重重,日军可是有着相对充足的炮兵的。如果根据后世的资料统计,日军全国陆军军队拥有三百门左右的火炮,甚至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之中。而令人感到吊诡的是清朝军队甲午战争时期,足足拥有五百门以上更先进的大炮,可是最后还是输了。而后世无数专家教授分析,甲午战争的实质其实是满清朝廷借刀杀人,借助日本人的刀,来消灭李鸿章的势力。而李鸿章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下令自己的淮军部队出工不出力。而后来这帮饭桶居然作战起来直接丢下武器逃跑,让日本人能够缴获中*队的武器来作战。总体来说,甲午战争期间,中国的武器其实是比日军还要稍微好不少。

  而王国瑞最痛恨的那些淮军的饭桶,战斗力居然如此差。在原先的历史,在台湾抵抗日军的时候,台湾军民利用土炮大刀来打击日军,可是杀伤的日军居然比起甲午战争时期日军损失还要多一倍。如果台湾军民有了甲午战争清军的一半武器装备实力,那说不定可以把日军彻底赶走,不会被占领台湾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了,满清军队有多么饭桶,正规军还没有普通的临时组成的义勇军战斗力强大。当然,这个也许是和满清高层的*懦弱造成的,所以这才造成了正规军反而没有义勇军战斗力强大了。

  而且日军是缴获了满清军队的武器来反过来打击满清军队,这个让王国瑞真的是无语万分,这个情况正好适合数十年之后的情况正好相反。而穿越前的王国瑞看到了这个情况,心里面也都是非常的哭笑不得。

  甲午战争战败,其实更多的是政治上的原因,并不是军事原因。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用了,因为王国瑞即将要面对的是缴获了满清军队数百门大炮的日军,再加上他们本来也有数百门大炮,这样理论上来说日军完全可以组建十九个炮兵联队。虽然实际上要少一些,毕竟这些火炮不可能全部集中到联队一级。可是这个也足以说明日军炮兵的实力。

  拿破仑都说过大炮是战争之神,如果没有大炮,那军队可是非常吃亏的。中*队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很多时候火力不足可是吃了大亏。这个教训王国瑞可不会继续犯,所以他必须要尽快组建自己的炮兵,虽然王国瑞的火炮短时间内不可能达到日军同样水平,可是至少也要有。日军数百门大炮不可能全部调来,可是他们第一批派来接收台湾的日军至少也有一个炮兵联队,不可小看。

  王国瑞必须要尽快训练好一个炮兵团,这样才能抵挡住日军第一批进攻,然后争取第二批士兵训练时间。王国瑞从来没有想过能够靠着一万多人彻底打败日军,如果没有十万以上的军队,王国瑞不可能让日本彻底打消占领台湾的想法。只有把日军彻底打痛了,他们认为占领台湾是得不偿失,付出的比得到的要多很多,这样他们才会停止对台湾的作战。毕竟战争也都是要讲究成本和收益的,这点和做生意没有什么区别,如果预估的收益比起投入的成本要高很多,那自然不会有人去打这次战争。

  “陈立岩,我告诉你,你必须要在三个月之内,训练出来一批合格的炮兵,至少要有一个炮兵团的规模。”王国瑞说道。

  而陈立岩马上说:“大人,你还是撤了我职务好了,我做不到啊!炮兵哪里是那么容易训练的,三个月,这个根本不可能!”

  陈立岩虽然出身绿营,可是也都知道炮兵培养不容易。毕竟一个炮兵需要学会的不只是把炮弹打出去,更是要学会瞄准。而瞄准可是抛物线的间接瞄准,可不是那种直线瞄准,所以这里面花费的时间更是久了。甚至炮兵还要学习数学,如果数学不过关,那恐怕想要学会使用大炮,那需要耗费的炮弹可是非常多的。

  王国瑞接着说:“如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