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番外四 九重三殿谁为友 (2)
雍正说道:“替你妥善安排好终身大事,是你阿玛的心愿,伊尔根觉罗的王妃是你阿玛和你……姑姑的好友,肯定会善待你,可天下事总难从人愿,朕总要亲眼看到你过得好,才能安心。如今,朕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你若现在过去了,有什么不如意,朕还能给你做主。若再拖几年,等朕走了,你的孝心倒是尽了,可你让朕如何安心去见你阿玛和额娘?”
雍正一番话说得平淡之极,语声都不带起伏波动,承欢却知道他实在是痛入肺腑。她眼泪簌簌直落,再不敢说不嫁的话,只是俯在雍正膝头嘤嘤低泣。
雍正面色淡然,轻抚着承欢的头:“不要难过了,你一辈子过得好,让你阿玛和朕安心,就是你最大的孝心。”
雍正眉宇间已颇有倦色,承欢怕他犯了心疾,不敢再哭,忙收了泪,压下心里悲痛,反寻些高兴的话来说。
叮嘱了高无庸仔细服侍,承欢从殿里出来,正低头急走,却听到有人叫:“承欢。”
她侧头,看到弘历披着黑貂斗篷,立在空旷的雪地上。她不欲多说,匆匆想告退,弘历却问道:“皇阿玛是让你出嫁吗?”
承欢点了点头,弘历眼中有激愤,问道:“你告诉皇阿玛你不愿意了吗?”
承欢红着眼圈说道:“我想通了,迟早要嫁的,我年纪也到了,一切都听皇伯伯的安排。”
弘历沉默了会儿,说道:“我送你回去。”
几天后,弘昼才知道承欢即将远嫁的消息。他没有弘历的内敛,竟 然大着胆子跑到雍正面前大闹了一场,质问雍正,紫禁城里少年才俊多的 是,为什么要把承欢嫁到贫寒的塞外?难道是因为皇阿玛打不过蒙古人, 最近战事吃紧,所以要牺牲承欢?
雍正面对儿子的指责,如往常一般,看不出怒,也看不出不怒,只喝 命他滚回去闭门思过。
承欢在时,不少人都对她心有嫉恨,可真等她要走了,众人反倒留恋 起来,想着皇上以后若发怒,再没有人可以软语求情,也没有人可以谈笑 间就化解掉他人的杀身大祸。所以,对承欢的远嫁,倒是上上下下人人悲 伤,看着像办丧事多过像办喜事,只有服侍承欢的老嬷嬷巧慧面容带喜, 兴冲冲地打点所有行囊。
三个月后,送亲的队伍从北京出发。
清晨要走时,却发现寻不到承欢,宫里乱成一团,后来又发现弘历 和弘昼也不在,越发乱起来,查问了半晌,才确认他们三个竟已失踪了 一夜。
直到日上三竿,弘历、弘昼才带着喝醉的承欢返来,弘历面色温和, 恭顺地跪在雍正面前,磕头请罪,弘昼却歪戴着帽子,倔犟地盯着雍正, 眉宇中带着挑衅。
雍正看看弘昼,再看看承欢,有一瞬间的失神。依稀间,似乎看到年少 的胤祥猛地推开他书房的窗户,斜斜跨坐在窗台上,歪戴着帽子,笑讲着如 何灌醉了八贝勒府的小丫头,得意于闹得八贝勒府乱成了一锅粥。胤祥语声 清亮,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就如夏日树梢上沐浴着正午阳光的新叶。
雍正面色清淡,不理会跪在地上的弘历、弘昼,吩咐宫女送承欢上车。 承欢却甩脱宫女,跪在雍正脚下,抱着雍正的双膝号啕大哭起来,一遍遍叫 着“皇伯伯”,无论如何不肯离去。不要说往日得了承欢恩惠的人,就是不 喜承欢的人都忍不住伤心落泪,雍正却是一点儿反应没有,反倒命宫人拖开 承欢,把她塞进马车里,真正让众人见识到什么叫面冷心更冷。
在承欢的哭泣声中,送亲队伍出发,离开了承欢出生长大的紫禁城�
雍正一番话说得平淡之极,语声都不带起伏波动,承欢却知道他实在是痛入肺腑。她眼泪簌簌直落,再不敢说不嫁的话,只是俯在雍正膝头嘤嘤低泣。
雍正面色淡然,轻抚着承欢的头:“不要难过了,你一辈子过得好,让你阿玛和朕安心,就是你最大的孝心。”
雍正眉宇间已颇有倦色,承欢怕他犯了心疾,不敢再哭,忙收了泪,压下心里悲痛,反寻些高兴的话来说。
叮嘱了高无庸仔细服侍,承欢从殿里出来,正低头急走,却听到有人叫:“承欢。”
她侧头,看到弘历披着黑貂斗篷,立在空旷的雪地上。她不欲多说,匆匆想告退,弘历却问道:“皇阿玛是让你出嫁吗?”
承欢点了点头,弘历眼中有激愤,问道:“你告诉皇阿玛你不愿意了吗?”
承欢红着眼圈说道:“我想通了,迟早要嫁的,我年纪也到了,一切都听皇伯伯的安排。”
弘历沉默了会儿,说道:“我送你回去。”
几天后,弘昼才知道承欢即将远嫁的消息。他没有弘历的内敛,竟 然大着胆子跑到雍正面前大闹了一场,质问雍正,紫禁城里少年才俊多的 是,为什么要把承欢嫁到贫寒的塞外?难道是因为皇阿玛打不过蒙古人, 最近战事吃紧,所以要牺牲承欢?
雍正面对儿子的指责,如往常一般,看不出怒,也看不出不怒,只喝 命他滚回去闭门思过。
承欢在时,不少人都对她心有嫉恨,可真等她要走了,众人反倒留恋 起来,想着皇上以后若发怒,再没有人可以软语求情,也没有人可以谈笑 间就化解掉他人的杀身大祸。所以,对承欢的远嫁,倒是上上下下人人悲 伤,看着像办丧事多过像办喜事,只有服侍承欢的老嬷嬷巧慧面容带喜, 兴冲冲地打点所有行囊。
三个月后,送亲的队伍从北京出发。
清晨要走时,却发现寻不到承欢,宫里乱成一团,后来又发现弘历 和弘昼也不在,越发乱起来,查问了半晌,才确认他们三个竟已失踪了 一夜。
直到日上三竿,弘历、弘昼才带着喝醉的承欢返来,弘历面色温和, 恭顺地跪在雍正面前,磕头请罪,弘昼却歪戴着帽子,倔犟地盯着雍正, 眉宇中带着挑衅。
雍正看看弘昼,再看看承欢,有一瞬间的失神。依稀间,似乎看到年少 的胤祥猛地推开他书房的窗户,斜斜跨坐在窗台上,歪戴着帽子,笑讲着如 何灌醉了八贝勒府的小丫头,得意于闹得八贝勒府乱成了一锅粥。胤祥语声 清亮,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就如夏日树梢上沐浴着正午阳光的新叶。
雍正面色清淡,不理会跪在地上的弘历、弘昼,吩咐宫女送承欢上车。 承欢却甩脱宫女,跪在雍正脚下,抱着雍正的双膝号啕大哭起来,一遍遍叫 着“皇伯伯”,无论如何不肯离去。不要说往日得了承欢恩惠的人,就是不 喜承欢的人都忍不住伤心落泪,雍正却是一点儿反应没有,反倒命宫人拖开 承欢,把她塞进马车里,真正让众人见识到什么叫面冷心更冷。
在承欢的哭泣声中,送亲队伍出发,离开了承欢出生长大的紫禁城�